
图 / 1688利幼实业详情页面
在小红书平台,关于Babycare同源代工的帖子多达上百条。例如Babycare湿巾生产商为杭州优全护理用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母婴类产品的生产商为福州执爱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等。

图 / 小红书
对母婴类产品来说,Babycare的全品类策略直接导致了多品类、小批量的生产特点,生产极其碎片化,OEM/ODM代工可以有效节约生产成本,这也是部分国产母婴品牌不约而同的选择。(编者注:OEM的全称为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原始设备制造商。)
然而,ODM模式也意味着品牌始终无法做到对产品质量的全方位监控和保障。
例如在小红书平台,关于Babycare部分玩具品尝起来口味发苦的分享贴一度引发了母婴消费群体的关注。

图 / 小红书分享贴
“客观来说,Babycare的玩具产品是符合国标的,但用嘴巴舔会有发苦的感觉,或许是含有亚硝酸胺,Babycare在设计产品时可能没有考虑到婴儿会把玩具放到嘴里的情况。”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表示,Babycare涉事的部分玩具可能来自于规模较小的代加工厂。
然而在接受媒体的采访时,比起供应链的生产环节,李阔似乎更焦虑原材料环节。“很难招到特别合适的管控供应链的人”也似乎暗示了这家新兴品牌全品类战略背后的压力。
Babycare首席品牌官lris更是在消费峰会上表示,“从全球供应商找到更优质的材料,打造优质产品,可以逃离自有工厂的限制”,而自有供应链则意味着“原有的桎梏”。
丰满的理想背后,是Babycare由代工撑起的母婴王国,遗憾的是,它的地基似乎并不稳固。
3、全品类的尴尬
从单一爆款到全品类购物,Babycare试图将自己塑造成“超级品牌”的角色。不过母婴垂直赛道千万条,全品类战略究竟是品牌的助力还是压力?
Babycare最早凭背带切入母婴市场,如今多年过去,背带已成为年轻父母们接受度较高的消费单品,例如美国品牌Ergobaby定位高端,韩国品牌Konny则主打性价比路线,Babycare的对手并不少。
再比如爆款皇室纸尿裤,定位中高端,均价2-3元/片,虽然分走了部分欧美系、日系纸尿裤的市场份额,但同样面临国货的激烈内卷,例如国产纸尿裤品牌beaba,价位与前者接近,且代工厂同样为豪悦护理。
除了单一品类面临同业绞杀,Babycare的全品类逻辑,意在于打造一整个母婴生态链,并通过全渠道销售“大杀四方”。但事实上,“一站式购物”理念并非Babycare独创,能满足类似需求的品牌也并非只有一家,孩子王和爱婴室便是这个赛道上盘踞多年的“老兵”。
以孩子王为例,其为0-14岁婴童提供零售产品,该公司也于2021上市,在股价高点其市值一度突破百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