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早年图书的销售正是亚马逊庞大电商帝国的起点。
手机是与图书类似的商品,产品标准化强且单价高。类似于图书是电商时代的开始,手机也有可能是零售“到家时代”的开始。
有电商机构专门做过研究统计,用户对于价值越高的产品,其实越希望快速拿到,快速尝鲜。手机作为典型的高价值商品,用户对快速拿到的需求是强烈的,非常适合用来养成消费习惯。
同时,疫情大大促进了这一进程。疫情致使传统电商物流受阻,消费者开始把外卖当快递使用,因为“快”背后是履约的确定性。相当于是疫情加速了即时零售普及的进程。
作为例证的是,财报显示,美团二季度外卖和闪购的大额订单显著增加,其即时配送订单数增长至41亿笔,包括餐饮外卖、美团闪购业务在内的核心本地商业板块季度收入增长至368亿元。
即时需求的种类多样,不仅局限于外卖和手机。比如说今年6月的第一周,美团平台的蚊香销量比5月同期增长了112%,防蚊液销量则增长了95%,这背后的原因就是夏天被蚊虫叮咬的时候,对驱蚊产品产生了强烈的即时需求。
将视角拉长,这或许正是万物到家时代的开始。就像美团点评高级副总裁王莆中所总结的,“外卖是零售业和服务业的交叉口。”
王莆中认为,美团外卖能够做起来的原因,就是在全国一万个商圈里,美团都能为消费者提供三百个餐厅、一万道菜,并且实现半小时送达。而这个逻辑扩展到零售也可以同样成立。
除了数码产品,生鲜、日用、快消、药品、鲜花、母婴、美妆等商品,都有机会实现外卖路径的复用,从而去满足消费者对于消费时效性的需求。
03 万物到家时代
不仅是中国,全球零售行业在历史上都历经不断变化。商业模式创新其实是零售业的常态:
在美国的铁路时代,西尔斯百货以目录邮购零售的方式突破了地域的局限,抵达广大消费者手中,从而成为零售业进行变革创新的鼻祖;
然后,沃尔玛采用小镇策略布局大卖场,以优质低价的商品赢得消费者的喜爱,缔造了一个新的零售帝国,至今长盛不衰;
接下来,以亚马逊为代表的电商行业蓬勃发展,线上购物颠覆了消费者的生活方式。
综合起来看,不论零售行业如何变化,不变的都是以人的需求为中心。品牌需要去思考的核心,就是消费者在买东西这件事上,有怎样的喜好和需求。
如今最新出现并被接受的闪购模式,可以让消费者用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最近的距离实现“所见即所得”,融合了此前多种零售商业模式的优点。
外卖其实早已不是新鲜事物,但外卖多种商品的情况到近期才开始火爆,这意味着想要做好闪购本身没那么简单,并非所有平台都能搞得动。
关键问题之一在于配送,履约的速度和质量决定了消费者的购物体验。“快”是消费者点外卖时的最大需求,因此配送速度最为关键。而决定了配送时效的因素很多,包括了骑手规模、调度系统等等等等。
这正是美团的优势所在:此前的餐饮配送网络完全可以复用,这个覆盖了2800个区县的527万名骑手的渠道网络,可以直接转换成配送力量。
与此同时,无人配送等新技术也为闪购带来了更广阔的想象力。据美团相关负责人透露,未来深圳部分苹果授权专营店将会常态化接入无人机配送。一方面,用户购买苹果产品可体验到“3公里15分钟达”的标准服务,另一方面,对于平台来说这意味着更低的配送成本。
关键之二在于供给。即时零售的根本就在于本地供给,如何获取海量的本地零售商家才是核心所在。就算C端流量和履约能力都准备完全,但是如果平台上商品的丰富度不够,用户的体验和复购也将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