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程靓
编辑 / 阳一
长假后开盘,海天味业迎来大跌。海天靠“卖酱油”做成了3000亿元市值,掌门人庞康也因此拥有千亿身家。但千亿规模的酱油市场,近年来也发生了变化,国内市场日趋饱和、行业进入存量竞争,海天味业和其他调味品品牌们,开始在“高端化”和“多元化”方面展开竞争。酱油生意进入了下半场。
近日,“海天味业回应酱油添加剂争议”话题被推上热搜。海天味业在10月9日晚间又一次发布澄清公告表示,在国内外公司均有销售含食品添加剂与不含食品添加剂的产品,并在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公司国内的产品线种类更为丰富。
在海天味业陷入争议的同时,“酱油生意”也受到了更大的关注。
酱油已经是大众厨房里不可或缺的调味品。小小酱油的背后,也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根据调味品协会和欧睿咨询的数据,在2021年国内调味品行业市场规模在5500亿元左右,其中酱油的市场规模接近1000亿元,远超过食醋。酱油行业中,海天味业的市值在2021年初一度接近7000亿元,被市场称为“酱茅”。
2022年,海天味业的掌门人庞康以1450亿元财富,位列胡润全球富豪榜第67名,比比亚迪创始人王传福还高一个名次。
但酱油市场也并非一成不变。随着国内市场日趋饱和、行业进入存量竞争,“酱茅”的增长也逐渐放缓。同时,国内消费者对于饮食健康也愈加重视。为了获取用户,各大调味品品牌也使出了浑身解数,酱油产品更加细分,0添加、淡盐等“高端酱油”概念层出不穷。
海天味业所处的酱油行业,竞争早已白热化。海天也在多元化道路上,一路快跑。
但在国庆假期后的第一个交易日,海天味业大幅低开7.99%。截至10月10日收盘,海天味业大跌9.35%,收报75.08元/股,总市值为3479亿元,较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市值已蒸发超300亿元。庞康的财富,也随之一起缩水。
“卖酱油”仍然是门好生意,但也并不好做。从总市值上来看,海天目前仍然是无可争议的“酱茅”,但要守住王座,也并非易事。
千亿酱油背后的“千亿富豪”
(图/视觉中国)
根据欧睿统计数据,按2020年调味品市场零售额划分,排名前三的企业是海天味业、雀巢和李锦记,其市场份额占比分别为7%、4%和3%。虽然目前我国调味品市场竞争格局较为分散,但是海天味业实为第一梯队的领头羊。
2021年,海天味业仅酱油业务收入就达到了141.88亿元,销量高达266万吨,其市占率为17.7%,远超中炬高新、李锦记、加加、千禾等品牌,是酱油市场上绝对的龙头。
没有人能够在餐桌上,完全“绕开”海天的酱油。据浙商证券数据,海天味业的销售渠道中,餐饮渠道占比超60%,即使消费者在家庭之外的餐饮场景中,也有很大可能是在消费海天的调味品。
与响当当的海天品牌不同,背后的掌舵人庞康异常低调,极少出现在公众视野中。但在胡润富豪榜上,他的身家已超过了刘强东、宗庆后等知名企业家。
海天味业能成为调味品市场的老大,是与其主产品酱油密不可分的。海天与酱油的渊源可以追溯至清乾隆年间的佛山酱园。在1955年,佛山25家古酱园合并成为了“海天酱油厂”,这就是海天味业的前身。
在40年前,庞康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海天酱油厂,成为了一名普通的技术员。进入一线后,庞康发现厂里产能不足,提出规模化扩大生产,最终成功获批国家贴息贷款扩建酱油产能;后来公司改制,庞康也晋升为公司的一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