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真实利率略低于潜在实际经济增速,处于较为合理水平,市场利率继续下行的空间有限。
房地产已非经济发展最主要的增长点
记者:结合我国居民的购房意愿偏弱这一现状,您认为未来房地产市场会走向何方?
盛松成:目前判断,随着“救市”政策的陆续出台,我国房地产市场底部将至,销售、投资及新开工指标的负增长态势会有所收窄。今年9月30日,财政部、税务总局发布《关于支持居民换购住房有关个人所得税的公告》,2023年末前符合条件的居民换购住房可享受个税退税优惠。同时,央行决定下调首套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多个城市下调首套房贷利率。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房地产运行的底层逻辑也随之变化,这个变化就是房地产的投资属性减弱。目前中国人均住房面积已经接近美国的2/3,而人均GDP只有美国的1/6。所以从均衡发展的角度来看,房地产已非中国经济发展未来最主要的增长点。
房地产企业融资的“三道红线”政策与对银行的房地产“两类贷款”的集中度考核节奏虽有所放缓,但是长期调控的目标没有发生改变,房地产对全社会资源的占有上限被框定,资源将更多地流向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流向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更大意义的产业和行业。
记者:您对当前背景下的居民理财有哪些建议?
盛松成:宏观经济形势与调控政策将直接或间接影响理财市场走势。例如,宏观经济形势对货币政策的取向产生影响,进而影响理财产品的发售。因此可以说,宏观经济运行机制是微观理财的基础。
利率、汇率乃至物价的走势都直接影响投资者在储蓄、股票、债券、房地产、保险等投资工具中的选择。总体看来,目前我国宏观经济政策运用得当,经济形势较为稳定。投资者应在理性判断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经济能力,合理控制风险,获取长期稳健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