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场 > 理财

新基建的财政力量与风险

常驻编辑 理财 2022-10-16 基建   财政   地方政府   融资   专项   市场主体   力量   风险   领域   项目   政府   市场
财政补贴的逐步退出和补贴方式的变化均有经验可以总结。财政补贴如果不能换来新技术,不能换来新行业的发展,那么补贴的意义就大打折扣。而且,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补贴不应扭曲市场的公平竞争。XtC拜客生活常识网

财政资金有限,每一分钱都应用在刀刃上,每一分钱都应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绩效。新基建领域财政力量的发挥,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防范化解可能的财政风险。新基建领域涉及不少新技术,这些技术应该在实验室中进一步完善,还是到市场中去接受检验?如果市场运作长期高度依靠财政资金支持,那么这至少说明财政支持应更多地研发环节,促进科技创新更加重要。更加公平的科研经费竞争,受益的不是特定的某家企业,而是社会整体。XtC拜客生活常识网

新旧基建用专项债,必须符合收益覆盖支出的基本要求XtC拜客生活常识网

无论是新基建,还是旧基建,只要是通过专项债融资,运作逻辑是一样的,即基建项目的收益应能够覆盖支出,这是专项债融资的基本要求。XtC拜客生活常识网

基建投资应设法提高效益,特别是要引入市场方法。每一个专项债融资细目,都有投资项目可行性报告,但可行性评估往往基于一系列假设条件。正常的行政审批程序,在各种条件约束下,不一定能找到可行性报告隐含的风险。这个缺陷又该如何弥补?XtC拜客生活常识网

如果项目能够吸引市场主体,那么让市场主体参与决策,财政风险就可能大幅下降。XtC拜客生活常识网

专项债融资项目收益可以覆盖支出,说明项目有利可图。有利可图不等于市场主体就有参与的意愿,这里还有利多利少的问题。只有当市场主体的利润达到预期,或市场主体参与专项债融资项目的收益大于参与其他投资项目时,参与意愿才会强烈。按此,专项债融资的潜在项目可以分为两种:XtC拜客生活常识网

第一种是不需要采取任何措施,市场主体都有参与意愿的投资项目;第二种是需要采取一定措施后市场主体才有参与意愿的投资项目。XtC拜客生活常识网

只要市场主体有参与意愿的专项债融资项目,就是合格的专项债券项目。市场主体参与意愿,是检验专项债券融资是否合适的一个标准。只要引导得法,这大大降低专项债融资的风险。上述第一种项目甚至不需要专项债融资,市场主体就可以直接操办,关键的是放松规制。一个专项债融资项目,不需要一分钱的补贴,市场主体就愿意全面投资,在保证公共利益的前提下,这样的项目就应该让市场主体去做。启动这样投资不一定要靠财政力量,地方政府也不必亲力亲为。XtC拜客生活常识网

这里更需要放权,放松规制。松绑后,市场所需要的投资就很容易启动。XtC拜客生活常识网

面对这种情形,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不用承担债务风险,还能把所要做的事做了,何乐而不为?XtC拜客生活常识网

对于第二种项目,设计合格的PPP(政府和社会合作关系,或公私合作伙伴关系)合同,可以让市场主体有意愿参与投资,并通过承担风险获得对应的收益。对于政府来说,市场参与意味着政府可以用较少资金撬动较大资金需求的项目。对于建设资金不足的地方政府来说,借助合格的PPP引导社会资金,意义更是重大。对于全社会来说,这可以更好地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对于地方政府来说,这也是一个观念转变的机会。在理想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应奉行竞争中性原则,不与市场主体争利,并最终通过税收共享红利。

相关阅读:

  • 政治局会议要求全面加强基建
  • 中国股市:低位低估值待爆发的潜力名单(附股)
  • 开盘:A股三大指数涨跌不一沪指涨0.07%,汽车股中通客车等
  • 成为国家新基建核心,边缘计算的魅力到底在哪里
  • 午评:A股三大指数冲高回落沪指涨0.52%,国企改革概念大涨
  • 经济为何如此艰难?
  • 盛松成:稳住经济大盘,建议积极财政政策要加快落实
  • 中国再次迎来大基建?稳步发展下,中国经济是否能扭转
  • 汽车你慢慢开
  • 今天关注大消费大基建金融地产光伏新能源半导体医药互
    • 网站地图 |
    •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