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数据显示,“十四五”期间,全国40个重点城市计划筹集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650万套(间),预计可解决近2000万新市民、青年人的住房困难问题。2021年、2022年全国建设筹集330万套(间)保租房,未来保租房发展仍有望进一步提速。另外,2022年8月,首批3支保租房公募REITs在沪深交易所上市,保租房公募REITs的落地,打通了“投融管退”闭环,有利于提高市场化企业的参与积极性,有助于增加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量。
李宇嘉认为,过去五年,我国在“租购并举”方面,总体处于制度和模式探索的阶段,比如,培育长租的消费习惯,培育租赁供应的模式和主体,包括引导市场化企业来做租赁,国企和平台公司发挥带头作用,规范长租企业等;国家及各地建章立制,通过民法典、租赁条例、政策规章等,明确租赁当事人的权利义务,促进各地加大对租赁的供给和管理等。
不过,李宇嘉指出,我国在建立租购并举这一住房新制度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在未来5年总结基础上再出发。比如,房价上涨预期及其实现,不利于培育长租;租赁经营相比商品房开发销售的盈利性较低;租赁在土地及房屋来源、融资来源上的缺陷;各地对租赁的供给及管理上还不够重视,政策执行效果还待提高;租赁权益,特别是在子女教育、社区认同感等方面,与买房相比差距较大;长租公寓在资本运作上的乱象等。
而令人可喜的是,去年下半年以来,我国在控制房价上涨、推进保租房筹集建设,降低新市民落户门槛、租赁可以落集体户、打造租赁社区、租买结合等方面,均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
未来五年,租购并举住房制度建设将全面提速
“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建设,在相关主体合力推进下,未来五年会全面提速。”李宇嘉表示,党的二十大召开后,全面提升治理效能,全面加强住房的民生导向。由此,上下行政管理的痛点将打通,住房的金融属性、资产属性全面弱化,民生属性全面凸显,加上各地积极出台人才引进政策,租购并举的新制度将获得较大进展。
“在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方面,过去五年是积极探索、打好基础的五年,而新的五年则是继续探索、追求高质量发展的五年,也是围绕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目标的提速五年。”严跃进如是说。
严跃进进一步表示,新一轮改革中,方向不变,但会有很多新的创新和内容,比如充分考虑到2022年房地产市场出现的挑战、人口规模和结构的变化等,进而积极在住房制度尤其是土地制度、房企管理制度和金融制度等方面做创新,以更好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
此外,严跃进还指出,当前的住房制度改革,会在过去五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角度上继续拓展,尤其是在分配层面会有重大创新。以住房租赁市场的改革而言,最近两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十四五”规划精神、加大房源供给的关键年。随着房源供给数量的增加,如何确保分配领域更到位、更科学,尤其是保障新市民、青年人、三孩家庭等群体的居住需求,同时,在解决居住过程中,如何提振品质和提高幸福感,预计这是党的二十大以后重点研究和推进的工作。
新京报记者 张晓兰
编辑 武新 校对 卢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