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蓝字关注,不迷路~
继新能源车单月销量突破20万大关之后,比亚迪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10月17日,比亚迪发布业绩预告称,预计2022年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91亿元至95亿元,同比大涨2.7倍以上。表现更出色的是扣非净利润,前三季度预计达到81亿元至88亿元,同比大增8倍以上,意味着比亚迪盈利能力大幅改善。
据记者梳理,比亚迪新能源汽车今年1到9月累计销量(即交付量)已达118万辆,超过特斯拉今年前三季度共交付的90.86万辆,坐稳前三季度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全球销冠”。
这说明以比亚迪为代表的中国新能源车企,已经走出了“中国速度”。据中汽协数据,2022年1-9月,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471.7万辆和456.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倍和1.1倍。
放弃燃油车,比亚迪销量“逆袭”
今年,对比亚迪来说意义非凡。不仅其新能源汽车销量超过特斯拉,也是它停产燃油车的第一年。
2022年4月3日,比亚迪发公告称:根据公司战略发展需要,比亚迪汽车自2022年3月起停止燃油汽车的整车生产。
事实上,近两年比亚迪燃油车销量占比的大幅下滑,已经为公司停产燃油车埋下了伏笔。据比亚迪产销快报,2020年比亚迪燃油车销量高达23.73万辆,占比亚迪汽车总销量的比例为55.57%。而到了2021年,公司燃油车销量只剩下13.63万辆,占总销量的比例下滑到18.42%。
停产燃油车之后,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赛道上全力冲刺。2022年9月,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突破20万辆,刷新了国产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的单月销量纪录。而整个第三季度,比亚迪新能源车总销量54万辆,比特斯拉多了近20万辆。
三季度出色的表现,也让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销量上扩大了对特斯拉的领先,坐稳前三季度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全球销冠”。
而在2020年,特斯拉的全球销量近50万辆,比亚迪的新能源乘用车销量仅有17.91万辆,只有前者的三分之一左右。从两年前的大幅落后,到如今的销量逆袭,意味着比亚迪跑出了中国车企的“加速度”。
抵御原材料涨价,盈利能力大幅改善
根据业绩预告,比亚迪2022年前三季度预计实现净利润91亿元-95亿元,同比增长272.48%-288.85%。预计实现扣非净利润81亿元-88亿元,同比大增813.8%-892.77%。
对此,比亚迪表示,2022年第三季度,尽管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疫情散发、极端高温天气及大宗商品价格高位运行等多重不利因素,但新能源汽车行业继续加速上行。集团新能源汽车销量保持强劲增长,持续创下历史新高,市场占有率遥遥领先并持续强化,同比和环比均实现大幅增长,推动盈利大幅改善,有效地缓解了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带来的盈利压力。
实际上,今年以来新能源汽车上游原材料价格飙升,对中下游企业的盈利能力都造成了不小影响。在7月份举行的2022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上,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就曾表示:“在新能源汽车销量高速增长中,上游原材料的炒作带来了产业链短期的困扰。”
以锂电池关键原材料碳酸锂为例。据Wind数据,10月17日国产电池级碳酸锂价格为53万元/吨,再创历史新高。在2020年10月16日,该产品价格为4.1万元/吨,这意味着短短两年时间,碳酸锂价格增幅已经接近12倍。
为何在碳酸锂价格持续上涨的背景下,比亚迪依然能实现盈利的提升?除了比亚迪所说的销量大涨,以规模化降低生产成本之外,锂电产业链价格传递机制的畅通也是原因之一。
真锂研究首席分析师墨柯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表示,目前(锂电池)资源涨价的成本传导机制已经越来越畅通,基本上能够传导到下游产品(如整车)。
而对车企来说,则是通过今年的几轮“涨价潮”来缓解了成本飙升的部分压力。据浙商证券统计,2022年3月以来已经有超过30个汽车品牌上调过新能源汽车的价格,包括比亚迪、特斯拉、小鹏、哪吒等。2022年上半年,除高端车型,大部分单车涨价幅度在2000元至1万元。
安信国际证券近期研报认为,上半年车企经过两轮涨价后,在各地促消费政策的推动下,新能源车的消费者的刚性需求较强,价格敏感度相对较低,小幅的价格变化没有明显影响消费者对新能源车的需求。预计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在600万辆,同比增长100%。
出口大幅增长,签下欧洲“十万大单”
从比亚迪今年9月的销量情况也可以看出,以比亚迪为代表的中国新能源车企正在加速“出海”,让产品走向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