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战爆发以来,九亭镇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双重压力——九亭镇和九里亭街道,两个近30万人口的镇。防疫工作如何“收尾”?如何保证常规医疗“不掉链子”?这是对技巧和毅力的“考验”,也是一份难度系数很高的“试卷”!中心全体员工齐心协力,全力以赴,克服困难。两条轨道并行,防疫医疗两不误!
" 疫线"上阵,最美逆行图
一个case是一个链长,一个bit是一个特殊的类。按照中心的属地划分,成立了九亭镇和九里亭街道两个取样队,并成立了临时党支部。主要领导分管防疫“检查站”,在一线执行指挥。三个分管副局长的坐标主要是“位置”,他们日夜协调。发货、接单、取样、材料、接收样品...全员上阵作为大白的“疫线”,展现最美的逆行身影!
“全职核酸筛查”是一场快节奏的战斗。两镇抽样人口多,任务时间紧迫,大家上紧发条,高速前进。两人一组,三人一组,四人一组,分别出发。中午见面,多处作战,晚上作战,百战百胜。下雨天,防护屏模糊了视野,雨水打在他们身上,让他们步履艰难。大热天,密不透风的防护服让所有人大汗淋漓,有人晕倒,有人呕吐。即使困难重重,也没有人退缩,没有人咬牙面对!
“混管正检”是一场体力耗尽的阻击战。工人们带着“通宵达旦”的精神,以“不漏一户、不留一人”为目标,挨家挨户敲门。老式小区没有电梯,需要一层一层往上走,一层一层往下走。在防护服的掩护下,我来来回回喘不过气来,几栋高楼更是喘不过气来。但是大家都保持安静,没有抱怨。工业区宽阔,白人走来走去,口干舌燥,脚起水泡。但我们并不气馁,认真寻找名单上的每一个采样对象,保证准确性。
截至目前,两镇共完成核酸筛查757.2万人次,混合管阳性人员1.2万人次。庞大的数据背后,是社区医务人员面对风险的无畏,是晶莹汗水的凝结,是坚强毅力的支撑。
“特殊”疫情,坚守后方
前方战斗,后方坚守。九亭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成立的医疗需求协调小组又开始了一场特殊的“战争疫情”!电话响个不停,各种诉求纷至沓来。家庭医生全天候“接诊”、接听、转院。对于拆线、换药、打针等常规医疗需求,护士实行了“全包制”;发生脱臼骨折,中国按摩医生执行完一线任务后,第一时间赶到居民家中进行治疗;面对难拆线的伤口,全科医生不拒绝上门服务。血液透析是封闭管制下居民最大的医疗需求。中心专门安排工作人员每天深夜等待患者名单出炉,及时配合专车转运;对有发热、感冒、腹泻等症状的患者,及时联系120,并开具转运单进行转送。
截至目前,该中心已解决居民医疗需求34944个,闭环患者24909人,提供上门医疗服务540次,尽力满足社区居民各类医疗服务需求。
随着封控时间的延长,居民就医配药矛盾凸显。九亭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克服人员不足的困难,满足社区居民需求,第一时间开设门诊,畅通就医和调剂渠道。按照疫情防控要求,该中心进一步优化配药流程,通过“在线诊断单”、“志愿者配药”、“说明书”等措施,为社区居民开通了“直通车”。针对精神科等特殊药物,医生启动了“云问诊”。在仔细询问了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用药情况后,他填写了处方单,联系松江区精神卫生中心预约,并指导志愿者前往处方。一个月以来,每天大约有600人被分发。目前已为居民提供配药服务24430人次,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居民配药难的问题。
“疫情期间,既要做好疫情防控,又要让社区居民享受到安全、便捷、优质的医疗服务,确保防疫和医疗正确无误。这是我们的目标!”该中心主任宋丽娟说,所有工作人员以压力为动力,并行工作,精心保护社区居民的健康!
作者:刘轶琳 选稿:郑闻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