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人:熊伟,徐汇区长春新苑志愿者,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
我住的徐汇区长春新苑,是一个充满烟火气的老式小区。通过大家的努力,社区里的阳性病例都转移了。这时,居委会及时调整工作方向,将志愿者工作的重点调整为“外防投入”。小区门口有两个岗,四班轮流。主要任务是关闭监狱入口,抵御社区外的“病毒”。
志愿者的时间表很快就确定了。每天下午2点,不管是晴天空还是雨天,我都会和邻居阿杰或者华姐在门口值班。时间久了,即使在“大白”里,我们也能远远地打招呼。
我们每天的值班时间是3个小时,位置在门和架子之间。上岗前对居委会工作人员和志愿者进行了通气,将值班工作细化为三步走:一是确保快递小哥在投递前做了抗原检测;二是做好各类快递的消杀工作;第三,在团购时查看送货人员的24小时核酸和现场抗原检测结果,同时确认信息,避免不明来源的“野团”有机可乘。简而言之,就是“一望二喷三放”,牢牢守住“小区第一道防线”。
面对第一个任务,大部分快递小哥都很配合我们的工作。虽然偶尔会有小哥哥嘟囔“我今天做了很多抗原。”还有一个着急的小哥哥。车上有几十个快递员等着送,我们就要求他出示24小时核酸阴性报告。每天都有很多弟弟变成了“老熟人”。印象最深的是一个美团送的小哥。有一次,他拿着快递真诚地问:“请送到楼下。这是一个90多岁的老人买的药。谢谢大家!”其实,感谢他们,正是因为快递小哥疫情的逆行,温暖和希望才得以在这座城市里散发和传递。
第二个任务是当我们获得最多的感激和善意的时候。目前小区居民可以下楼取快递。面对“大白”的消毒工作,大部分居民都会说“谢谢”“辛苦了”,这本身就是对志愿者工作最大的褒奖。有一次我值班,因为我的口罩快关了,就问一个买口罩的邻居。没想到,她马上递给我一个大包,拒绝收钱。还有一次,看到一位从老家买螺蛳粉的老先生,就问了。老先生一开始也没说什么。过了一会儿,他跑过来叫他老婆,说志愿者分点吃的,让我觉得不好意思,心里暖暖的。
第三个任务,让我们认识几个小区里有名的“头头”。平日里,他们来自各行各业,但目前,他们已经成为菜、奶、面包的负责人,为每个人的日常所需而努力。看到他们一个个清点运送物资,一个个通知居民领取物资,他们明白了为什么自己是疫情下“最可爱的人”。即使这几天居民可以自己取货,但为了避免拥挤,很多团长还是坚持和志愿者联合发放,确保所有物资送到居民家门口。
小区值班的日子是从春天到夏天。虽然不容易,但是每一个经过门柱的人,在这里坚持下来都是不寻常的。天气越来越热,我相信殷瑛·夏目一定收到了春天的消息:我们就要赢了,我们会赢的。
作者:熊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