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温度达到75摄氏度时,沙门氏菌可在10分钟内被灭活,因此预防沙门氏菌的最好方法是将食物彻底煮熟后再食用。另外,在处理食物时,最好将生的和熟的案板分开,避免交叉感染。
反复“做某事”的沙门氏菌是什么来历?
世界卫生组织(世卫组织)近日发布公告称,近期有11个国家报告了疑似与比利时产巧克力有关的沙门氏菌感染病例,被沙门氏菌污染的巧克力已销往至少113个国家和地区。
据世界卫生组织(世卫组织)称,英国于3月27日向该组织报告了一组沙门氏菌感染病例。调查显示,传染源可追溯至意大利费里埃罗集团位于比利时阿隆的工厂于2021年12月和2022年1月生产的金德巧克力产品。
目前,巧克力的全球召回已经启动,但沙门氏菌的话题依然火热。
非常容易引起食物中毒
"沙门氏菌属于肠杆菌科,特别是一种革兰氏阴性肠杆菌科."天津海关进出口食品安全处食品安全二级处长牛金刚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介绍,1885年,美国病理学家沙门氏菌等人分离出这种细菌,命名为沙门氏菌。
不要小看沙门氏菌,它是一种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容易引起食物中毒,主要通过污染食物危害人体健康。
“同时,沙门氏菌是肠杆菌科中最复杂的属,它的‘家族’非常庞大。目前已发现超过2500种不同类型的沙门氏菌,其中约1400种可感染人类。”牛金刚说,引起细菌性食源性疾病的沙门氏菌主要是食源性非伤寒沙门氏菌。造成“巧克力污染”事件的鼠伤寒沙门氏菌也是常见的一种。
天津泰达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王艺臻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感染沙门氏菌的人可能会出现发热、腹泻、呕吐、腹痛等症状,一般持续2至7天。大多数感染者无需特殊治疗即可自愈。
“对于身体强壮的人来说,沙门氏菌感染的后果最常见的表现就是腹泻。但如果婴儿、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者等特殊人群感染了这种细菌,可能会出现严重的危及生命的症状,如血液感染、感染引起的中毒性休克等。”王艺臻提醒,当患者出现发热、腹泻或长时间呕吐、虚脱、精神萎靡、少尿或无尿、大便带脓带血等任何症状时,都需要立即就医。
生命力强,“寿命”长
这不是沙门氏菌第一次“有所作为”。之前也有沙门氏菌引起食物中毒的报道。“沙门氏菌很难预防,主要是因为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有沙门氏菌。”牛金刚说,它在自然界分布很广,任何食物都有可能被它污染,而被沙门氏菌污染的食物在外观和味道上与正常食物没有区别。
沙门氏菌经常存在于人和动物体内,尤其是在家禽和家畜的肠道内。主要传播途径为粪口传播,即肠道内的沙门氏菌从粪便中排出,再通过直接或二次污染水源和食物被人或其他动物再次摄入,病原体再通过粪便排出,如此不断循环传播。
各种家禽家畜在饲养、屠宰、运输、包装等过程中都有机会感染沙门氏菌。沙门氏菌还可以通过完整的蛋壳进入鸡蛋,从而污染鸡蛋或蛋制品;牛奶及其制品,如冰淇淋和袋装熟食也可能被沙门氏菌污染。此外,水果、蔬菜、花生酱、燕麦等常见食物都可能被沙门氏菌污染。
“沙门氏菌污染巧克力并不常见,但食品在加工、运输和销售过程中可能会被沙门氏菌污染。”牛金刚分析。
“即使在体外,沙门氏菌也有很强的生命力:在水中可存活2至3周,在粪池中可存活长达8个月,在腌肉中可存活75天。即使在60摄氏度以上的环境中,也需要15分钟才能杀死它。”牛金刚说,生命力强,“寿命”长,增加了杀灭沙门氏菌的难度。
然而,沙门氏菌并非无懈可击,它的“死穴”是它的耐高温能力。“当温度达到75摄氏度时,沙门氏菌可在10分钟内灭活,因此预防沙门氏菌的最佳方法是将食物彻底煮熟后再食用。另外,在处理食物时,最好将生的和熟的案板分开,避免交叉感染。”牛金刚建议。
但是,对于不能高温加热的食物,比如冰淇淋,应该如何杀菌呢?
对此,牛金刚建议:“购买食品,尤其是肉、奶、蛋,一定要买合格的产品。消费者在购买水果、蔬菜等农产品时,应尽量挑选新鲜产品,并在食用前进行彻底清洗。”
“储存食物时,还需要将未加热的肉类食物与水果、蔬菜、熟食等直接入口的食物分开储存。”牛金刚建议,生冷食物在室温下保存不超过2小时,超过2小时后细菌感染风险急剧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