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员表示,新冠肺炎感染相关肝损伤的病因在临床和学术界都有研究,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免疫介导的炎症反应可能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就自身免疫性肝炎而言,这涉及遗传、免疫和环境因素之间的复杂相互作用,其中传染性或病毒触发被认为在自身免疫性肝炎中起重要作用。
目前,已知新冠肺炎感染与各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展有关,例如成人的自身免疫性肝炎和1型糖尿病。还值得注意的是,以前有论文报道了mRNA疫苗接种与自身免疫性肝炎相关的临床病例。
他们认为,所有这些都表明,病毒刺突蛋白和肝脏抗原之间的分子模拟机制可能会引发与新冠肺炎相关的自身免疫性肝病。虽然不能直接证明这个3岁的孩子是新冠肺炎感染导致了自身免疫性肝炎,但是感染和随后的肝衰竭之间的时间相关性是不可忽视的。研究人员呼吁临床医生关注和评估新冠肺炎感染期间和之后孤立性严重肝功能障碍患者肝损伤的根本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关于儿童不明原因急性肝炎与新冠肺炎之间的形成机制,国际权威学术期刊《柳叶刀胃肠病学和肝病学》的研究表明,新冠肺炎的超抗原可能是问题的关键。
发表在《柳叶刀胃肠病学和肝病学》上的一项研究表明,感染新冠肺炎病毒的儿童会导致体内病毒库的形成。具体来说,新冠肺炎在儿童胃肠道中的持续存在会导致肠道上皮细胞中病毒蛋白的反复释放,从而引起免疫激活。这种重复的免疫激活可能由新冠肺炎刺突蛋白中的超抗原基序介导,该基序类似于葡萄球菌肠毒素B,可以触发广泛的非特异性T细胞激活。这种超抗原介导的免疫细胞激活被认为是导致儿童多系统炎症综合征(MIS-C)的机制。
所谓超抗原(SAg)是一类仅在极低浓度(≤10 -9倍M)下就能激活大量T细胞克隆并产生强烈免疫反应的物质。与普通抗原相比,超抗原不需要常规的细胞内抗原呈递,也没有MHC限制。
超抗原根据活化细胞不同可分为T细胞超抗原和B细胞超抗原,T细胞超抗原和B细胞超抗原根据来源不同可分为内源性(病毒)超抗原和外源性(细菌)超抗原。
在以前的儿童多系统炎症综合征中也报道了急性肝炎,但尚未研究其他病毒的混合感染。据研究人员分析,近期出现的不明原因的儿童急性肝炎,最初可能是感染了新冠肺炎病毒,病毒库出现在孩子的肠道中,然后感染了腺病毒。
具体如下图:腺病毒(AdV)增强新冠肺炎超抗原介导的急性重症肝炎病理示意图。
腺病毒(AdV)增强新冠肺炎超抗原介导的重症急性肝炎的病理示意图。
新冠肺炎感染后,病毒池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导致超抗原介导的免疫细胞反复激活,如多系统炎症综合征(MIS-C)。如果存在这样的病毒库,并且儿童随后感染了腺病毒(AdV),这种超抗原介导的效应可能更明显,并且可能导致免疫异常,例如最近报道的急性重型肝炎,这就是为什么在这些病例中应该研究这种免疫病理学的证据。
(本文来自论文。更多原创信息,请下载“The Paper”APP)
作者:贺梨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