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亮点
项目因地制宜,以“关爱之手”表达妇幼保健院所体现的人文关怀,表达对原有建筑的充分尊重,实现和谐共生;以“生命之环”遵循高效、便捷、安全、温馨的医疗建筑设计基本原则,表达新型妇幼保健院面向全生命周期的学科建设理念。
结构图
截至目前,该工程已完成土石方基坑支护工程,正在进行筏板基础和地下室主体结构施工。计划今年主体结构封顶。
严厉打击措施
为了快速推进工程建设,机电和装饰工程提前插入:
查看更多幻灯片。
首先,板块穿插。建设过程中,整个专业将按照完工标准分段串联。主体结构分六次验收。每一段均采用止水措施隔断,并插入到每一段的机电和装饰施工中。
其次,全专业同步施工,通过统筹管理,打破常规,改变原来“先装修,后设备”的顺序,采用机电设备安装与装修同步施工组织,提高工程施工效率。
同时,充分利用BIM技术进行全过程精细化管理:利用BIM模型进行碰撞检查、管理深化、支吊架深化、施工模拟,确保施工条件;利用无人机航拍、逆向三维实景建模、三维扫描等技术结合BIM模型进行实景模型分析,严控工程建设进度和质量,提高项目管理的协同效率。
光明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项目
基本情况
光明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项目位于光明区光明街,公园路与华夏路交汇处南侧,总建筑面积约0.6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4.7万平方米。规划建设地上21层、地下3层的单体建筑,定位为全区公共卫生服务综合平台。
设计亮点
该项目以“生命之光,科技护航”为设计主题,白色空房间,科技氛围,简洁的设计手法,带给人们舒适流畅的空房间感受,打造符合公共卫生服务中心性质的特色鲜明的国际化办公空房间,共创美好未来。
结构图
截至目前,已完成整体支护桩和工程桩施工,正在进行土方开挖和内支撑施工。计划今年6月中下旬开始地下室底板施工。
严厉打击措施
主体施工单位在进行施工前准备时,应分区域、分阶段与基础施工单位进行交接,确保无缝衔接,加快施工效率。同时,在设计和施工阶段,采用施工进度模拟、数字化施工、碰撞试验、材料跟踪、可视化管理等一系列措施,为各施工阶段的工作提供有效的BIM技术支持,提高工作效率、协同效率和工程质量。
中山大学第七附属医院(二期)
基本情况
项目位于光明区镇远路628号,用地面积约15.31万平方米,规划总床位数3200张(其中国健中心床位100张),新建建筑面积69.977万平方米(地上48.977万平方米,地下21万平方米)。
设计亮点
项目以岭南建筑文化为灵感,将传统的地面景观转化为立体景观体系,在下沉广场、地面、裙楼屋顶、塔内花园等处营造出丰富而有特色的景观空;塔楼中段的开放式花园作为整个基地建筑群的通风廊道,可以有效组织区域风环境,改善校园小气候。
结构图
截至目前,土方、基坑支护、桩基整体施工已完成18%,其中土方约51%,支护桩100%,边坡96%。冠梁施工完成91%;急救中心区域的桩施工完成了18%。
深圳市中医医院光明院区(一期)
基本情况
该项目位于光明区广桥路与龙达快速路交界处,用地面积111574.49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40225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292270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147955平方米,床位数2000张。
设计亮点
庭院式和花园式的项目总平面布置是项目设计最明显的特点。“园、园、院”融为一体,创造了虚实结合、拥抱阴阳的风水格局。同时,通过设计将传统医疗理念与深圳创新文化相融合,打造具有传统韵味的现代疗愈环境,打造充满深厚中医特色的建筑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