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队伍中的木兰
在这支志愿者队伍中,女性志愿者不在少数。他们用自己孱弱的身体承担起责任,抛弃了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光,成为这场抗疫战争中的“花木兰”,踏上流动采样车驶向封闭的控制区,给居民带来了爱和温暖。
志愿者陈颖主动承担起“专职”扫码员的工作。两个多月来,最繁忙的采样站是她的专属岗位。每次接到上岗通知,陈颖总是主动到1号采样站上岗,杀座,整理物品,迅速了解医生的工作习惯,做出相应的调整。自己小区有正面案例的时候,她就成了自己小区的流动汽车采样扫码员,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赢得了大家的好评。
当居民登记信息输入错误时,她会指导居民改正。虽然这些问题每天都会遇到很多次,但她还是会耐心地帮居民挂号。“查名字是职业习惯,我也只是稍微记一下,既能提高检测效率,又能缓解住院医生的焦虑。”陈颖说。
采访中,志愿者们频频提到居委会主任卢伟。作为队长,她不仅要协调好志愿者团队的分工,还要服务好社区居民。前期的志愿者培训、核酸采样复检都是她通过微信群会议的方式进行,集体讨论、集思广益,对后续的核酸检测工作方案进行了不断的细化和优化。居委会书记徐慧丽时刻指导关注核酸志愿者团队的工作,掌握并充分了解卢梭汇报的反馈情况,并对整个团队表示肯定、鼓励和慰问:“你们做得很好,战斗力很强。也请做好防范。”
这些“花木兰”也时不时在繁忙的工作中制造一些“小浪漫”。5月12日护士节,他们偷偷用没用过的核酸管拼出“512”和一个心形。当他们看到上海的医护人员开箱时的喜悦时,会有些“自豪”。在“520”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他们会提前用核酸试管拼出一段爱情送给团队,从而开始充满活力的一天。“有了他们的存在,每天的工作都充满了热情。每天早上,我们互相说“早上好”。不知不觉两个多月过去了。有这些强大的‘队友’,非常幸运。”艺鹭向记者回忆了一些“小确幸”。
这支核酸志愿者队伍只是临时组合,却因为聚集在党旗下而充满了向心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他们用自己的心、努力和爱心,为西村的所有居民编织了一张防疫网,践行着为人民服务的承诺。“抗击疫情值得为之奋斗”是每个志愿者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