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测试的10名儿童中有4名血清中抗MOG(髓磷脂少突胶质细胞)和抗AQP4(水通道蛋白4)抗体呈阳性。AQP4的主要临床意义在于诊断视神经脊髓炎。MOG的糖蛋白是髓鞘和少突胶质细胞表面最外层的膜蛋白,是多发性硬化(MS)脱髓鞘的关键成分。抗MOG的抗体可导致体内和体外脱髓鞘。
14岁女孩,抗AQP4抗体阳性,无明显病史。她右眼单一视觉症状,其他神经系统检查正常。她被临床诊断为视神经炎。脑部核磁共振显示视神经炎没有脑部或脊髓异常。另外3名抗MOG抗体阳性的儿童年龄分别为1.5岁、4岁和10岁,其中包括2名男童。3例无1例出现MIS-C症状,20例出现神经系统症状(2例共济失调、1例癫痫发作、意识丧失、面瘫、偏瘫)。第三名患者进入重症监护室。
事实上,由新冠肺炎感染引起的神经系统炎症的报道最近备受关注。荷兰伊拉斯谟大学鹿特丹医学中心的最新研究表明,新冠患者的这些症状与大脑神经的炎症水平有关。研究团队追踪了脑部炎症的重要标志,通过影像手段证明了长新冠的患者存在严重的神经炎症。
来自荷兰鹿特丹伊拉斯谟大学的研究团队在论文《长Covidis与可扩展体内神经炎症[18f] DPA-714pet》中写道,虽然新冠肺炎在新冠肺炎感染的急性期主要影响呼吸系统,但其长期影响主要是在神经系统。最常报告的症状是疲劳、嗅觉丧失、味觉障碍和认知问题。即使在初始(呼吸)症状相对较轻的患者中,这些症状也会在感染后持续数月。根据美国CDC的数据,五分之一的新冠肺炎患者出现新冠症状。然而,人们仍然缺乏关于这些衰弱症状及其长期影响的病理生理学知识。
这项研究的重点是小胶质细胞,这是一种寄居在大脑中的吞噬细胞。当受到炎症刺激时,它们的抗原性增强,形态扩展,功能活跃。炎症发生时,小胶质细胞可迅速增殖,增加或重新表达MHC抗原,迁移并改变为吞噬细胞样形态(阿米巴样),并爆发性分泌大量细胞因子和细胞毒性物质。
小胶质细胞分布在大脑的各个部位,灰质中的小胶质细胞数量是白质的5倍。海马、嗅叶和基底神经节的小胶质细胞比丘脑和下丘脑多,而脑干和小脑最少。小胶质细胞被广泛认为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主要免疫效应物,参与神经系统疾病如HIV脑病、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多发性硬化症等。
本研究采用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观察长新冠患者脑内[18F]DPA-714水平,以评估患者脑内小胶质细胞的活化炎症。[18F]DPA-714是PET示踪剂和高亲和力转运蛋白(TSPO,一种在脑中活化的小胶质细胞和巨噬细胞中表达的线粒体外膜蛋白,作为神经炎症的标志)的配体。[18F]DPA-714可用于评价各种神经炎模型和脑肿瘤模型中的炎症特异性成像。
在荷兰鹿特丹伊拉兹马斯大学的研究中,第一个戴新冠的病人是一位50多岁的荷兰妇女。感染前,她身体健康,全职工作,生活充实。2020年12月她核酸检测呈阳性。在感染的急性期,她没有住院,也不需要治疗。自从感染后,她出现了严重的疲劳、注意力不集中、嗅觉丧失和嗅觉异常、头痛和一些视力问题。她的症状使她无法工作,她一直受到这些症状的困扰,直到现在,也就是感染后的15个月。
研究中的第二名患者是一名60多岁的荷兰男子,在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病毒之前,他身体健康,从事全职工作。2020年3月,他的核酸检测呈阳性。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急性期,他在护理病房住院15天。10天后,他因为呼吸问题住进了重症监护室(ICU)一天。住院期间,他接受了标准药物治疗。自从感染后,他感到极度疲劳,注意力不集中,无法工作。虽然此后情况有所好转,但他的症状一直持续至今,也就是感染后24个月。
研究人员对两名新冠患者的动脉血样进行了动态60分钟[18F]DPA-714PET扫描。为了评估示踪剂代谢,研究人员比较了两名长新冠患者血液中的[18F]DPA-714代谢物和所有其他可用受试者血液中的代谢物。他们评估了全血中的放射性浓度,校正了注射活性和来自动脉血样的示踪母体分数。
发现[18F]DPA-714在长心管患者1的所有脑区的结合都严重增加。其2T4k_VB模型获得的全脑灰质定量BPND(=k3/k4)比健康对照组受试者平均增加121%。新冠患者2中[18F]DPA-714的结合也增加,从2T4k_VB模型获得的全脑灰质的BPND(=k3/k4)比健康对照受试者平均增加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