蚊虫叮咬的反应一般分为局部反应和全身反应。典型的反应是局部反应:通常会立即出现肿胀、瘙痒的皮疹,在咬伤后20分钟最为明显。局部反应一般有以下特点:从未接触过某种蚊子的人,对这种蚊子的第一次叮咬不会有反应,随后的再次叮咬会导致皮肤局部反应延迟,会立即产生风团。
因此,这种局部反应属于ⅰ型过敏(也称即刻过敏),发病迅速,人体反应剧烈。但是,被同一只蚊子反复叮咬的人的即时反应最终会消失。所以,成年人被蚊子咬后的局部反应没有儿童严重,因为成年人是被蚊子“咬”的。
误区:一次性手套没用,因为不防油。
事实是,我们在吃小龙虾、炸鸡等食物时,往往会戴上一次性塑料手套。第一,我们觉得卫生可以防止手被油污染。但是吃完了手还是油腻的。所以有人认为这种一次性塑料手套完全没用。其实手套是“错”的。
接触食物时,一次性手套最大的作用不是防油,而是阻隔细菌。聚乙烯制成的一次性手套具有阻隔细菌的作用。食用小龙虾时,佩戴可以有效防止细菌进入人体,从而达到健康食用的目的。
生产一次性手套所用的聚乙烯原料主要是低密度聚乙烯(LDPE)和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根据“相似相容”原理,低密度聚乙烯和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在与油脂接触时可能会发生一定程度的溶胀,使油脂分子从看不见的缝隙空中穿过一次性手套。所以即使戴一次性手套也很难完全阻隔油腻。
值得注意的是,使用一次性手套时,尽量购买正规厂家生产的产品。劣质一次性手套的性能可能会大打折扣,还可能含有有害物质。文/记者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