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共有多少人、多少个楼栋?每一栋房子里面住了多少人?他们的年龄性别、政治面貌、职业是什么?是本地人还是外地租户?身体状况如何?最近在家呆着还是在外工作?哪些是需要特殊照顾的对象?哪些又是可以积极服务他人的力量?
疫情大考下盘清人口“底账”能让服务更精准,也让小区自治基石更稳。一起去看看长寿路街道芙蓉花苑和大上海城市花园是如何盘清人口“底账”的?收效又如何?
“更迭式”,底册“八九不离十”
核酸检测是精准防控的有效手段,“把底账盘清楚,把信息核准确,不仅可以提高采样效率,还可以确保应检尽检。” 据前芙蓉花苑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傅文磊介绍,在开展全员核酸筛查时,一册在手就像有了居民的精准“画像”,能快速锁定“漏网之人”,也能给需要帮助的人精准服务,做到速度与温度并存。
芙蓉花苑核酸名单核对册
这栋楼的核酸采样完毕。人数不对,少了1个人,3楼的小伙子是不是没下楼啊,他睡得死,可能听不见,再去按一下门铃。每次核酸采样筛查临近结束的时候,块长都会根据名单核对每栋楼下楼做核酸的人数,因为有底册加持,很快就能锁定未采样之人,等到志愿者敲开3楼小伙子的门时,他睡眼朦胧的双眼一下就印证了块长的判断。
“高龄独居老人10人、残障重病居民21人、60岁以上居民600多人……”对于小区的人口结构特点,傅文磊早已倒背如流。
芙蓉花苑下辖2个商品房小区,1个售后公房小区,871户2050人左右。不过,想要盘清每户居民的详细情况,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芙蓉花苑根据居委会干部数量,将下辖的每个小区分成相应的块,每位居委会干部在每个小区都负责一个块,结合“走四百”活动,定期开展逐户走访,然后为每户居民建档。“完善底册的过程,也是社区干部与居民关系不断融洽的过程。”傅文磊说,在日常的交流中不知不觉就完成了底册信息的采集、补充和变更。
芙蓉花苑居民区光复新苑小区信息登记表
除了“铁脚板”,芙蓉花苑还用门禁识别这套“技防”系统完善底册,通过住户办理、注销门禁卡等,将新用户移入底册、将非住户移出底册,进行底册的实时更新。“得益于前期详尽的底册基础,为此次疫情核酸筛查、物资发放等工作助力不少。” 傅文磊说道。
“叠加式”,底册多户可查询
详尽的底册,还有利于合理调配防疫物资。
张先生,你现在不住在小区对吗?那属于你这一户的防疫物资打算如何处理呢?
交给居委处理吧,我也用不上的。
得到空户居民的肯定答复后,居委会便将该户的物资匀给独居、双独居等特殊人群或人口较多的家庭,让居民们“有的吃”、“吃得上”。
“如果底册工作做得不行,可能根本联系不到空户,疫情期间也没有途径可以查询,可能会带来很多矛盾。” 据大上海城市花园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朱萍萍回忆,全域封控期间,物资为按户平均分配,有的户数仅住1-2人,但有的住户可能在4人以上,这就会存在分配不均的问题。
不过,有着前期详尽的底册工作打底,居委会和块长立即定位到了小区内的空户,将多出的物资匀给最需要的人。
大上海城市花园有672户,常住人口1500人,属于商品房小区,租客多,人口流动的不确定因素多。那么,大上海城市花园是如何做实人口“底账”的?
据介绍,早时大上海城市花园的底册是“一户一页”,数据不清楚,内容简陋,一旦居委会成员发生调动,再想了解一户的具体情况,就需要去找任职时间久的楼组长、居委干部,非常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