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是食品安全问题高发季节,炎炎夏日,储存食物应该注意什么?常见的食品安全危害因素有哪些?如何预防食物中毒?……这些你关心的问题,一起了解。
食源性疾病的危害
食品污染将会导致食源性疾病,食品当中的致病因子进入人体后,引起的中毒性、感染性的疾病就是食源性疾病。
从食品的生产、加工、储存、运输、消费等,整个链条的任何一个环节都可以造成食品污染。都说“病从口入”,食源性疾病对人体有什么危害?
夏天如何预防食源性疾病?
预防食源性疾病,日常需要记住食品安全五要点:
1、保持清洁
保证双手,案板、刀具等工具以及操作空间的清洁。锅、碗、瓢、盆等工具在平时不使用时,应放在通风的地方,避免里面存有水分。
2、生熟分开
购买、储存、加工食品时,应注意将生熟分开。避免其相互接触,交叉感染。切菜时应注意分开生、熟案板,及时洗手,避免间接接触。
3、食物要彻底煮熟烧透
将食物中心完全加热,以起到杀灭致病菌的作用。
4、在安全的温度下保存食物
做完饭后尽量在两小时内食用完毕,如果无法食用完,应及时放入冰箱。
5、使用安全的水和食物原料
保证加工食品时,使用的原料、水的洁净,使用新鲜食材并充分将其洗净,外出就餐时,也应选择干净、卫生有资质的地方就餐。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腐坏水果的霉烂中心含有高水平的真菌毒素,即使周围看起来很正常,但里面也含有真菌毒素,即使抠掉了烂的部分再食用还是摄入了真菌毒素,导致人体健康产生损害。
在家储存食物要注意什么?
夏季是食品安全问题高发季节,特别是肉类和水产品等食品,如果保存不当,极易腐烂变质,食用后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进入人体内会引起感染性腹泻,严重的还会有继发脱水、休克、溶血尿毒综合征等,危及生命安全。
在家中保存食物时,如果储存方法不当,也会造成很多食品安全隐患。储存食物时应该注意什么?
1、阅读食品标签的小窍门
食品标签中有很多信息,学会阅读食品标签,可以更好地选购食品。
配料表可以看出食品在生产加工过程中所有加入的配料,及有功能的食品添加剂,而食品配料的标示顺序也是有学问的,大于2%添加量的配料是按照添加量从高到低的顺序所排列。此外,需要注意的是,保质期是在食品指明的贮存条件下保持品质的期限。
该产品的贮存条件为2℃~6℃冷藏,保质期为25天。这说明,只有一直将该产品贮存在2℃~6℃冷藏状态下,其保质期才是25天。若放在室温环境或太阳照射下,其保质期会大大缩短。
还有哪些阅读食品标签的小窍门?
2、一图告诉你日常蔬菜这样保存
你知道吗?不同蔬菜适合储藏的温度也不同。大白菜、生菜、菠菜等叶类蔬菜;西兰花、花椰菜等花类蔬菜;胡萝卜、土豆、山药等根茎类蔬菜;香菇、金针菇、口蘑等菌菇类蔬菜,这四类蔬菜喜冷,适合放在4℃的冰箱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