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希望孩子能够超越我,他有这方面的资质。每个人都有优缺点,希望他能够扬长避短,在同辈中脱颖而出。如果孩子有兴趣从事我的专业领域,可以接过我手中的接力棒,继续传承下去,攻克更多的医学难题。如果他有自己的选择,我也会充分尊重他的决定。
“追赶父亲的步伐”
艾皓晨(儿子):南方医科大学2022级临床医学专业大一新生
读医是我自己选择的,爸爸让我自己选择喜爱的专业,母亲持中立意见,她没有支持也没有反对,毕竟当医生比较辛苦。我对生物化学感兴趣,动手能力也不错,感觉自己比较适合当医生。
在我心目中,父亲是一位非常有责任心的医生,他对所有的病人都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心。父亲一直很忙,不过节假日他会尽量花时间陪伴家人。平时在一起,遇到感兴趣的医学话题,我会咨询父亲,更多时候我们可能聊共同的兴趣爱好,例如打羽毛球和音乐。父亲会多种乐器,小时候我在家弹钢琴,父亲弹吉他,当时很崇拜父亲,现在也觉得他非常厉害。
可能别的小孩比较怕医院,我一点都不怕,还会觉得很亲切。小时候,父母去上班,我就待在护士站里,跟一些年轻的医生护士玩。一旦有病房按了服务铃,他们就立刻进入了工作状态。跟他们的接触,也或多或少影响到了我日后从医的选择。
现在很多年轻人对学医有顾虑,一方面是学业周期比较长,工作也辛苦,经常需要值夜班等等,另一方面收入不如金融或者互联网行业那么高。但我认为当医生是非常有成就感的职业,能够帮助他人解决健康的问题,对社会非常有用,可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所以我还是选择了这条路。我不会后悔的。我希望本科毕业之后能够继续深造,以后到医院上班。如果有幸能够来到父亲工作的医院,我会非常开心。
艾皓晨(儿子)。
想对父亲说,感谢他一直以来对我的鼓励和帮助,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上都给了我努力的方向。他所达到的成就和为人处事都给我树立了非常好的榜样。希望自己能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更上一层楼,拿到好成绩,追赶父亲的步伐,做一位合格的医生。
在中国医师节这个特殊的日子,我想感谢所有医生为患者的辛勤付出,更感谢医护人员在新冠疫情中所展现出来的勇气与智慧,感谢他们为大家的健康提供一份保障。
选稿:郑闻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