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常见疾病

大肠癌发病率呈上升态势 你最关心的防治十问在这里大肠癌发病率呈上升态势 你最关心的防治十问在这里

常驻编辑 常见疾病 2022-11-29

大肠癌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最新发布的肿瘤调查数据表明,我国大肠癌的发病率呈上升态势,全国发病率占恶性肿瘤的第四位,在包括上海在内的东部沿海地区已经排第三位,死亡率排在第五位。d43拜客生活常识网

令人忧心的是,这一过去专属中老年人的癌症,已悄悄“盯”上30多岁的年轻人。不过大肠癌与消化道其它部位的肿瘤相比,还是可防可治的。针对大家关注的十大结直肠癌热点问题,我在此做个系统梳理和答问。d43拜客生活常识网

一问:哪些人易患大肠癌?d43拜客生活常识网

大肠癌,一般称之为结直肠癌,是指来源于大肠粘膜上皮的恶性肿瘤,是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大肠癌高危对象主要有以下人群:d43拜客生活常识网

1.年龄在40岁以上,有两周肛肠症状的人群如大便习惯、形状改变等;2.大肠癌家族史的直系亲属;3.大肠腺瘤治疗后的人群,大肠癌手术后的人群;4.长期有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5.有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和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HNPCC)家族史的20岁以上直系亲属;6.45岁以上无症状人群;7.有盆腔放疗史。d43拜客生活常识网

二问:定期体检为何查不出?d43拜客生活常识网

目前的常规体检项目有限,常规的检查手段一般发现胃肠道肿瘤比较困难,尤其是早期病变的时候,大肠癌主要还是需要通过肠镜检查发现。建议不同人群应这样进行筛查:d43拜客生活常识网

1.年龄在40岁以上,有症状的高危对象:直肠指检、大便隐血试验(FOBT)检查,任一指标阳性应进行肠镜检查。d43拜客生活常识网

2.年龄在40岁以上,无症状的高危对象:每年一次粪便隐血检查,如隐血试验阳性,则进一步肠镜检查。d43拜客生活常识网

3.年龄大于20岁的FAP和HNPCC家族成员:基因突变检测,阳性者每1-2年进行1次肠镜检查,阴性,则按照40岁以上个体进行筛查。d43拜客生活常识网

4.年龄在45岁以上的无症状筛检对象:每年接受1次粪便隐血检查,每3-5年接受1次肠镜检查d43拜客生活常识网

三问:大肠癌有哪些症状?d43拜客生活常识网

大肠癌和大多数癌症一样,早期往往没有特别明显的临床症状,一旦出现相关症状往往病情已经进入进展期,大多数早期大肠癌是通过体检筛查发现的。d43拜客生活常识网

常见的症状主要有:d43拜客生活常识网

1、大便习惯改变:像大便次数增加,便意较频。d43拜客生活常识网

2、大便性质改变:包括大便变稀,粘液便等。d43拜客生活常识网

3、贫血、消瘦:由于肿瘤的慢性失血,很多病人是出现消瘦、头晕、贫血表现检查才发现。d43拜客生活常识网

4、腹胀、腹痛:当肿瘤进展到一定程度,侵犯周围脏器或引起梗阻时可出现腹胀腹痛d43拜客生活常识网

5、腹部包块:如能摸到肚子里的包块往往提示肿瘤已非早期。d43拜客生活常识网

四问:害怕做肠镜怎么办?d43拜客生活常识网

大肠癌的检查方法很多,肠镜检查是诊断大肠癌的最主要的手段,可检查整个大肠,可以明确肿瘤的位置,还可以进行活检进行病理检查,很多息肉或早期癌都可以在肠镜下完成。d43拜客生活常识网

很多人对肠镜检查有误解,觉得检查很痛苦。其实现在大多数医院的消化内科、内镜中心肠镜检查量都很大。与胃镜检查相比,就是需要肠道准备,通过泻药提前将肠道里面的粪便排干净,才能检查清楚。现在无痛胃肠镜已经普及,在麻醉状态下进行检查,睡一觉检查就完成了。结肠镜检查不仅是一种诊断手段,也是一种治疗手段和肠癌的预防手段。与患肠癌相比,结肠镜检查的痛苦显然是微不足道的。d43拜客生活常识网

还有常规体检中的直肠指诊,很多人担心此项目做起来难受,常常选择放弃。这是一个严重的误区,临床上70%直肠癌可以通过指检发现,直肠癌延误诊断的病例中85%是由于未做直肠指诊。经常碰到很多便血的病人认为自己得了痔疮,医生要求直肠指诊不肯做,肠镜不肯做,最后导致直肠癌延误诊断,错过最佳治疗时间。d43拜客生活常识网

五问:得了大肠癌一定要手术吗?d43拜客生活常识网

大肠癌的治疗还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很早期可以采用肠镜下的治疗,对于早中期的需要做到根治性手术,包括标准范围的淋巴清扫。对一些即使合并转移的仍应争取切除原发灶,以解决梗阻、出血等问题。只有因病人全身状况不能耐受手术或已有广泛转移的晚期肿瘤才不宜手术治疗。同时手术后根据病情可能配合化疗、放疗、靶向治疗或中医中药治疗。目前所有的药物都不能达到完全根治大肠癌的目的。d43拜客生活常识网

早期的肿瘤治疗效果非常好,即使进展期甚至晚期的大肠癌只要经过正规的、个体化的治疗,也可达到比较好的治疗效果。大肠癌I期占比13%,5年存活率93%;II期占比22%,5年存活率 73%;III期占比 37%,5年存活率 56%,IV期占比 28%,5年存活率 8%。

相关阅读:

暂无相关信息
  • 网站地图 |
  •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