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想要完美及时地完成一些事情,却因为焦虑情绪不断地打击自己,又无法达成目标时,内心产生了一种自我惩罚似的内耗感。
就如同下列的一段对话:
母问:“你为什么不去完成功课?”
子说:“因为功课太难了。”
母问:“有问题可以问同学老师。”
子说:“我觉得自己可以解决,但是时间不允许。明天就要交了,我是不可能完成的。”
母说:“不可能完成,现在就开始,一点点来。总比不做强。”
子说:“那是不可能的,我永远也不能完成这么难的题目。”
恶性循环,情绪焦灼,时间流逝,内心惩罚自责感。
内耗就像是以上这样的情况,明明知道问题在哪,但是情绪累积,不断否定,一个根本不能逾越的难题。
内耗产生的原因:
1. 完美主义。
在心目中有一个完美的自己,这个自己是如此优秀,优秀到一定不能有差错,不能犯错误。如果不能做到,就会花很多时间精力不断排斥自己,否定自己,又不甘心成为这样的内心评价的自己。导致黑暗死循环。
2. 目标定制不切合实际。
目标过大过高,导致无法达成最后的结果,从而又从另一个角度来否定自己,认为自己就是无能,所以不能完成目标。
内耗产生的结果:
1. 对他人的伤害。
越是容易内耗的人,对他人的要求也会越高,强迫他人与自己一致,保持“完美”,但是他人并不能如此,于是对他人的容忍度就低了。人际关系也会相应的变得困难,难以被他人接受。
2. 对自己的伤害。
不原谅自己,排斥自己,恶性循环。一旦遇见同样的事情,强化失败的经验。
如何做才能停止内耗?
1. 降低期望值。设定合理目标。
一旦目标并未达成,下一次吸取经验,设定符合自己情况的实际计划。
2. 从脑海中去掉“应该”“一定”等言论。
将必须要达成的变成可能达成,避免完美主义倾向。
3. 消极情绪一旦形成,立刻断源。
从一些积极的事件和人物身上得到积极的感受。找到适合自己的社会支持。
4. 不断创造小而可达成的自信事件。
一点点累积自信心。
避免内耗,我们可以从产生的原因入手,切实地改变悲观行为,从精神与行为中找到到成长模式。
我是上海华大应用心理研究院萤火虫老师,不管你有任何心理或情感困惑,可以关注及私信我们的头条号,向作者提问咨询!
2019.01.04
本编写了如下一首《暖阳照来》作为本题的回答。
《暖阳照来》
有些时候
会沮丧
会抑郁
会彷徨
比如现在这样
脑子晕晕乎乎
身体懒懒洋洋
灵感飘到天外
思维堵在路上
但是当暖阳照来
又都恢复到原样
活泼而又可爱
激情天天向上
时间看得宝费
心中荡漾希望
没有思绪于是有了思绪
不在状态也就来了状态
不可能任何事都准备好再做
于是万事俱备迎那欠着东风
那就做个行动派吧
十分钟眨眼就溜走了
为了新年的成功
谢谢,顺颂安康!
一一《养气场》
挑战,更新,升级思维模式
事无巨细是您的特点,追求完美是您的目标,您做的事情未必是您喜欢的事情,您是为了工作而工作、为了赚钱而工作。
敏感是自己的特色,鸡蛋里挑骨头是自己的习惯,自责和责备是看到不妥、失败的第一反应、首选。
为了所谓的不失败、成功,不惜牺牲自己的心理为代价,心力交瘁。
“本人责任心很强,想做好每一件事,”面面俱到,不知道什么是重点,不知道纲举目张。极度没有安全感,不知道什么应该放下、什么必须放下,看不到放下可以给自己带来什么样的益处。
“优柔寡断的人,每做出一个决定前总是瞻前顾后,犹豫不决,反反复复,很怕出错,好不容易做出了决定,但是又经常后悔,觉得还有很多方面没考虑周全。”梦想追求完美的人,恰恰难以完美,特别害怕失败;或者说没有能力承担失败,后悔是看不到失误给自己带来的积极的一面,说明自己不够灵活、没有具备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能力,只是迫于应付琐事。无法、没有精力跳出来、展望整个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