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有口疮下面便溏胃酸腹胀多种病!教授咋用一方治好不复发?收藏

导读:笑口常开研习社原创美文第502期
#用药科普疾病知识科普#昨晚,才看到一个患者在一大早给我私信留的言,他说:“我口腔溃疡从5月份到现在吃了中药和西药,我有胃食管反流,大便常年不成形,能给我一方吗?谢谢。”
从头像看不出性别,但我估计是一个女性。
再联想到是不是有读友在不同的文章底下评论说,口疮三两天不治也能好,谁能帮这个患者来解决下TA从5月份到现在中药西药都用过——还有胃食管反流(是不是也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呢?),大便常年不成形——当然还有两个多月都没治好的口疮给支支招。
我自信如果再去分析其病因病机,倒不如直接拿出一个极其类似的具体医案来得实在,而这个#非常病例#则来自于甘肃中医药大学研究方向为消化系统疾病防治的硕士生导师、主任医师卢雨蓓主任的实际临床经验。

从小就口疮不断的52岁农民李素珍,冰硼散效果不佳,卢雨蓓主任补中益气汤合乌贝散治好
这个#非常病例#发生在两年前的春节之前,年龄52岁从小的李素珍(化名)在还有半个月就春节之时,因为近期口疮缠绵难愈,而且自己使用“冰硼散”治疗,尽管用时疼痛可以缓解,但药性过后灼烧疼痛和不用一样,不堪忍受,终于到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找卢雨蓓主任诊治。
就诊时见李素珍口腔内有多个口疮面,而且分布在口腔黏膜和舌上都有,溃疡颜色淡白,疼痛比较剧烈。
除了口疮外,李素珍平素乏力倦怠,食欲较差,为纳欠佳,有时还会出现胃酸反胃,脘腹胀满偶有疼痛,大便稀溏,面色苍白无华,舌质淡胖边有齿痕,苔白滑,脉细弱。
卢主任根据李素珍的上述症候,辩证诊断为脾胃虚弱型口疮,治法为益气健脾调畅气机,治疗方剂为补中益气汤和乌贝散加减,组方(详细组方可关注@中医科院博士后私信回复“0723”有惊喜)由黄芪、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升麻、淡竹叶、柴胡、陈皮、苍术、厚朴、浙贝母、当归、海螵鞘组成,连服6剂,水煎温服早晚各一次,每天一剂。
6天后复诊,李素珍说服用6剂后溃疡有所好转,疼痛减轻,也不再用冰硼散止痛了,而且自己感觉食欲好很多,食量比以前有所增加,但其余症状没有好转,其舌质淡暗苔白腻,脉弱。效不更方,原方去茯苓、苍术、淡竹叶加炒麦芽、莪术,再服3剂。
三天后再诊,溃疡基本愈全,腹胀反酸小鼠,饮食很好,舌淡苔薄,脉缓而有力,但大便还未能成形。效不更方,让李素珍该服用补中益气丸,每次8丸,每天三次,服用两周后,大便正常,溃疡也没再复发。
困扰李素珍多日的上有口疮下面便溏脾胃虚寒胃酸腹胀的诸症就这样给治疗好了。

深度解读:补中益气汤为什么可以治愈上有口疮下面便溏中间虚寒胃反酸腹胀诸症?
上面的李素珍案例,口疮病位在口舌,但与脾胃之虚寒关系密切——正如《黄帝内经》中记载:“口唇者,脾之官也;舌者,心之官也。”
《黄帝内经》中还有这样的记载:“足阳明,还出挟口,环唇;足太阴,连舌本,散舌下。”
而清代医学家黄元御就从中医“一起周流,土枢四象”的思想出发,主张“口病者,足阳明之不降也,”从全身气机入手治本病“。
中医理论中从经络辩证角度,可以探索口疮的经络循行和发病特点及预防,并可以对症施治。
而这个医案李素珍病例中,其口疮可以说是因为脾胃虚弱,升清降浊之功能失调引起的。
因为李素珍中气虚而脾胃气机升降失调,上焦之火不能下降而灼伤口舌发为口疮。
中焦虚弱良久则肝木郁而不能生发,所以可以出现腹胀反酸。
清阳出上窍,浊阴走下窍,脾胃虚弱升降失调,清阳自下窍出而导致大便稀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