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蒙宣布开放升级后,花粉俱乐部的升级尝鲜板块活跃了起来。抢在第一时间升级到鸿蒙的华为手机用户活跃起来了,交换着升级感受,互相答疑解惑。
有人评价,总算感受到了鸿蒙区别于安卓的特色。也有人说,搭载鸿蒙的设备太少,还没感受到发布会上提到的万物互联的爽快。截至6月3日下午5时,板块内的帖子数量已超过10万条,前一天,这个数字是5000。
此前华为公布的消息是,大概在今年年底在华为手机上搭载鸿蒙,这个时间节点比预测中要早几个月。
有一种解释是,鉴于今年内外环境的变化,华为手机需要鸿蒙,鸿蒙也需要更快进入主流赛道。毕竟,手机目前仍然是厂商进入物联网赛道的核心抓手,且华为手机空出的市场空间,正在加速被竞争对手抢占。
第三方市场调查机构Counterpoint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华为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中的出货量仅剩1500万台,份额从去年二季度的20%一路下滑至4%,已掉至第六名。

(图/Counterpoint)
新增手机用户在减少,存量用户也随时可能倒向其他品牌。6月2日发布会接近尾声时,华为宣布针对旧机型进行一系列服务焕新活动,包括整机保养、电池换新等。华为内部甚至在研究,能否将两三年前的机型进行内存升级,以适应现在的使用需求。
这一系列举措,均意在尽可能挽留现有用户。
如果不以更新鸿蒙系统为卖点,增加旧机型的吸引力,华为手机的影响力只会越来越弱。反之,如果用户对鸿蒙的反馈不错,换机时间向后推迟,华为还能争取一定的腾挪期。一旦破解芯片断供问题,手机的恢复和重生也更有空间。
对于鸿蒙来说,虽然这是一个定位于物联网的操作系统,但越早笼络住华为存量手机用户,自然迭代能力越强,胜算越大。
手机仍然是所有智能硬件的中枢核心。在所有物联网生态布局中,手机优先级高于智能音箱、手表、车机等其他设备。华为在2020年确定了鸿蒙“1+8+N”终端战略,此处的1,即手机,手机是一切流量与数据的入口。其次是PC、平板、智慧屏、车机、耳机、音箱、手表、眼镜这8种设备入口,最外围才是空调、冰箱等合作厂商的各类智能设备。
如果鸿蒙手机无法起量,之后的“8+N”生态将更加艰难。
杨海松是华为消费者业务AI与全场景业务部副总裁,他在4月底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华为内部今年为鸿蒙设下的生死线,是16%的市场占有率。
他说,16%是历史经验测算出的生死线。此时回溯,历史上多个惊艳一时的操作系统倒在这条看不见的线前,Windows phone、黑莓、三星,最后都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