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侧弯已成为继肥胖、近视后,我国儿童、青少年健康面临的第三大“杀手”。这让很多家长都焦头烂额,因为侧弯不仅恶化几率大,而且长期处于极度不平衡的状态会使身体素质明显下降,进而增加训练的难度,影响矫形效果。
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近期的强化班中,一些侧弯度数大于50°的孩子通过3天的努力训练,获得了明显的改善[鼓掌]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号同学:13岁,胸椎以胸12为中心向左侧凸57°,骨龄4级,训练前左侧胸腰交界处ATR:18°。这位同学骨龄已经到达4级,骨头相对较硬,柔韧性也比较差。
初次见到这个孩子时,不需要脱衣服就能明显看到他的整个身体都是旋转的,体态很差。经过三天训练后体态得到明显改善,剃刀背也从18°减少到14°。
2号同学:12岁,胸椎以胸9为中心向左侧凸74°,骨龄0级,训练前右侧背部ATR:22°。这位同学与1号同学虽然年龄相近,但他的骨龄是0级,侧弯度数竟已达到了70°以上,风险系数达到了6.16。
那什么是风险系数呢[what]?风险系数是用于估算脊柱侧弯未来的恶化发生率的一个数值,又名“进行性因子”。
通过上图可得知,2号同学风险系数数值是属于“恶化风险100%以上”的类型,需要抓紧时间进行支具治疗和体操训练。同样经过了三天训练并配合支具,这位同学的肩胛骨和胸椎的对位较前更加对称,剃刀背从22°减到了19°。
总结:
1、侧弯度数太大,会影响身体的柔韧性和脊柱的灵活度。虽然短期的强化可以有改善的效果,但这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有充足的支具佩戴时间,才能更好的防止大度数侧弯的恶化,争取能减1度是1度。
2、大角度侧弯的孩子,在做操过程中需要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除了需要更多的训练时间,掌握技巧也十分重要。这三天的强化训练,不仅仅只是高强度训练,更是孩子们强化发力感觉,学习巩固动作技巧的好时机,也是大角度脊柱侧弯患者一种适用性很高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