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段时间看到后台有朋友留言私信,说自己每天口干、胸闷还脚凉,晚上失眠,舌苔厚重,并且有齿痕印,这种症状长达十年之久,想知道这该如何中医调理。
我没能跟这位朋友直接联系上,单从其症状来判断,他的致病根源很有可能是在脾虚。脾虚后不能正常运化水液,水湿内停后聚而成痰,痰湿郁结化热,痰热积于胸中从而出现胸闷症状,痰热扰心则心神不宁、失眠。

口干是心阴虚,心经有火导致的,足凉则是肾阴不足的表现,这也属于一种心肾不交的情况。这种病情,我一般以橘皮竹茹汤和交泰丸作为基础,再适当加白术一起应用。
当然,这只是根据患者叙述所得出的初步结论,具体用药需要根据病情辨证论治,建议这位朋友尽快看诊专业的中医医师以合理调治。

交泰丸我们之前说过,这个药方子很简单,只有黄连和肉桂两味。两药一寒一热、一阴一阳,可使肾水和心火再次交通,从而解除心肾不交引起的失眠问题。
而我们这次提到的另一个方子——橘皮竹茹汤,它是出自中医经典《金匮要略》的一道名方,功善益气清热、降逆止呃,多用于调治胃气上逆、胃虚有热引起的呃逆症状。

现代医家常以橘皮竹茹汤作为基础方,调治各种原因造成的呕吐症状,比如妊娠后出现的强烈恶心呕吐、头晕厌食,还有癌症患者化疗后产生的胃肠道反应。
更有医家将该方应用于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治疗中,这种胃炎在中医理论中本就归属于“嘈杂”“呃逆”和“胃脘痛”的范畴之内。

其致病根源在于脾胃虚弱,胃气上逆,胆汁逆行入胃,使胃黏膜受损,进而导致了反流性胃炎。西医常规使用吗丁啉这样的胃肠动力药来治疗此病。
而有医家进行过对比研究,发现如果以橘皮竹茹汤为基础,辨证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总有效率高达93.3%,高于吗丁啉79.2%的有效率。

而且,只经过了橘皮竹茹汤一个月的治疗,就有近一半的患者胃黏膜黏液变清,再没有黄绿胆汁反流入胃,另有四分之一的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可以说效果颇为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