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案183』鞠某,女,23岁,门诊号106528。
1964年7月11日初诊:肺痨已三年余,经西医检查,左肺有空洞,睡时只能右侧卧,左侧卧则有压痛,咳嗽吐血,口舌干燥溃破,胸胁满闷时痛,不思饮食,头时晕,苔薄微黄,脉极虚细且数。阴虚热甚,肺叶为伤,因致以上诸症。尤其脉数且虚,精祛邪盛之象,大为可虞,为拟养阴救肺之剂。
柴胡四钱,麦冬四钱,半夏三钱,党参三钱,白芍三钱,桂枝三钱,桃仁三钱,牡丹皮三钱,茯苓三钱,生石膏一两半,瓜蒌一两,黄连二钱,生姜二钱,大枣三枚,炙甘草二钱,橘皮五钱,竹茹二钱。三付。
7月15日复诊:药后咳减痰少,血亦只见一次,今日已不见,食欲增加,精神睡眠尤见好转,不过脉来尤数,不可轻视,再为前法加减治之。
生地黄六钱,麦冬五钱,胡麻仁三钱,生阿胶三钱(烊化),柴胡四钱,半夏三钱,党参三钱,桂枝三钱,生姜二钱,大枣三枚,黄芩三钱,瓜蒌一两,炙甘草二钱。三付。
7月18日三诊:口干口苦,食无味,头晕甚,血已止,咳减轻,二便正常,脉尚虚数,再以前方加减之。
柴胡四钱,黄芩三钱,黄连二钱,党参三钱,半夏三钱,麦冬五钱,黄柏三钱,瓜蒌一两,生石膏一两半,竹茹二钱,生姜二钱,大枣三枚,炙甘草二钱。二付。
7月30日四诊:头晕咳嗽俱减轻,口干苦已,脉虚亦有好转,唯饮食尚少,再予上方,生姜增为三钱。三付。
『分析』
一诊时病家的脉证表现:肺痨,左肺有空洞,左侧卧则压痛,咳嗽吐血,口舌干燥溃破,胸胁满闷时痛,不思饮食,头时晕,苔薄微黄,脉极虚细且数。
1、脉极虚细且数、咳嗽吐血、口舌干燥溃破——阳明虚证,并且病情较重,考虑炙甘草汤证。
2、胸胁满闷时痛、不思饮食、头时晕——乍看是少阳病,在炙甘草汤证的基础上,阴血虚不能濡养,从而胸中气机不通,可导致满闷痛,血不供养头窍可头晕,血不濡养太阴可不思饮食。
综合而言,选择炙甘草汤。
胡老此时选择的合方比较多——竹叶石膏汤、橘皮竹茹汤、桂枝汤、小陷胸汤、小柴胡汤、桂枝茯苓丸,处方用意,不甚明了。
二诊时脉数明显,稍咳,出血一次,胡老采用炙甘草汤、小柴胡汤、小陷胸汤加减。
三诊时病家的脉证表现:口干口苦,食无味,头晕甚,略咳,二便正常,脉虚数。
1、脉虚数、略咳、食无味——阳明虚证,比一诊时减轻很多,考虑竹叶石膏汤证;
2、口干苦、头晕——乍看是少阳病,但阳明虚证也会有火热上炎,可增加石膏、竹叶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