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认为,创始人的能力始终足够强大,过早卸任不利于企业资源的传承与人才的选拔,是幸存者偏差造成了这样一种假象,让人们误以为成功必须要学习刘邦。
诚然,我们都钦佩英雄,但英雄往往不是因自身而败,反倒容易因时势而马失前蹄。一家公司的成长不同于一个家族的成长,公司的发展离不开利益的维系,而一群人组成的团体正因为有制衡,有规则,才能更大规模地汇聚资源(人力、资本)、防范风险。
我们可以思考一个问题:如果你的公司遇到了某些麻烦,委托你去请外援(例如第三方外包、律师、司法鉴定机构等),而这笔开销数目不小,你是愿意自己掏钱先垫着,还是愿意拿份授权书签个字,最终让公司账面出钱,自己分文不失?
我想大多数人会选择后者,毕竟公司不是自家,花公家的钱不会过于心疼,创始人也是人,也怕公事拖垮私事。

公司如果始终攥在自己手里,反而容易患得患失,弄不好毁自己一世英名
联想到不久前拼多多黄铮的辞职,同样的,京东、阿里创始人也都卸任了, 这些创始人们都在年富力强的时候选择离开一线,但是企业该怎么办还是怎么办,并没有因此失去传承。
俗话说得好,打江山难,守江山更难,对企业创始人来说,一定要在适当的时候、企业还能传承的时候、在自己还干得起的时候,把精力放在企业的独立成长能力上,让企业有正常的企业治理机制,让企业老板从投资人经营者变为真正的股东,而不是自己大权独揽,既承受不了时间与市场带来的压力却又不愿轻易放手。
指挥官不在了,但企业精神还在,这样的企业才有可能存活更长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