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可以与雌激素“和平共处”?其中的奥秘是......
随着乳腺癌的年轻化发展,据统计,美国每年40岁以下的新发乳腺癌患者占乳腺癌患者总数的6%~7%,其中年龄小于35岁的患者约占4%。
相对于欧美发达国家,我国年轻乳腺癌患者所占的比例更高,初诊患者的平均发病年龄比发达国家平均年龄年轻10岁左右,也就是说,有大量乳腺癌患者在确诊时仍处于未绝经的状态[1]。
那么,是否绝经对于乳腺癌患者而言有怎样的影响呢?
我们都知道,雌激素是乳腺癌一路上作威作福的最好帮手,因此治疗乳腺癌有一重要的调控机制,那便是降低雌激素的水平,防止雌激素诱导癌细胞卷土重来。
还未绝经的患者,体内的卵巢依旧能接受到大脑发出的信号:维持雌激素的正常分泌,让月经正常到来。卵巢还得勤勤恳恳的工作分泌大量的雌激素,月经是正常来了,但是体内癌细胞也更加活跃了!因此对于未绝经的患者而言,控制体内雌激素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1]。
对于临近绝经期的女性而言,控制雌激素最快速的方式就是切除卵巢,但是对于大部分远早于绝经期还有生育需求或者不愿意切除卵巢的患者该怎么办呢?别担心,还有我们今天文章的主角——卵巢抑制剂。
什么是卵巢抑制剂?
卵巢抑制剂,顾名思义,就是通过药物的作用,抑制卵巢的功能,降低雌激素水平分泌,以达到治疗目的[1-2]。
卵巢功能抑制剂主要发挥两点作用:
- 对脑垂体持续刺激,抑制脑垂体代谢FSH(促卵泡刺激素)和LH(促黄体生成素),使雌性激素的分泌量下降,将未绝经女性体内的雌激素水平降至绝经后的水平,抑制雌激素对肿瘤的促生长作用[1-2]。
- 通过抑制FSH分泌,减缓卵巢增殖发育速度,防止化疗药物对早期发育卵泡的损害,以达到保护卵巢的目的[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