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婴畸胎瘤堵塞气道,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专家独创小切口手术除瘤
出生2个月的男婴佳佳(化名)睡觉打鼾,并逐渐出现憋气,嘴唇脸部发紫,检查发现右侧口咽有个鸽子蛋大小的肿瘤。近日,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口腔颌面外科陈伟良教授为患儿巧手除瘤,病理显示良性畸胎瘤。
由于治疗及时,佳佳恢复良好,于术后第12天出院,目前仍在进一步康复中。
口咽肿瘤鸽子蛋大
2个多月前,高龄产妇王女士在经过多次保胎后早产生下儿子佳佳。王女士发现,孩子睡觉时有明显的打鼾声音,后来慢慢出现憋气,甚至嘴唇脸部发紫。
一家人急忙带着佳佳在当地多家医院就诊,CT检查发现孩子右侧口咽位置有个鸽子蛋大小的肿瘤,突向上呼吸道,造成呼吸道严重缩窄阻塞,出现吸气时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出现明显凹陷,这是典型的呼吸道梗阻症状,医学上称为“三凹征”。
由于病情危重,佳佳当即被收进了儿科ICU病房,经紧急插鼻咽通气管,撑开突向气道的肿瘤,暂时勉强维持呼吸。但持续生长的肿瘤、长时间呼吸道梗阻无法排痰导致的肺部感染等问题,依然威胁着他的生命。
只有手术治疗,才是救佳佳的有效方法。然而,给这么小月龄的新生儿实施手术,尤其佳佳还是早产儿,手术难度之大,不言而喻。经过多方打听,王女士全家决定将佳佳转院到具有新生儿口腔颌面肿瘤丰富治疗经验的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向陈伟良教授团队寻求帮助。
独创入路切除畸胎瘤
陈伟良教授接诊后,详细了解患儿病情并进一步完善相关检查。磁共振成像确认佳佳右侧咽旁间隙、颞下颌间隙、颞下窝有一个直径3cm大小不规则肿物。
陈伟良教授分析认为,病变应该是良性或低度恶性肿瘤,畸胎瘤的可能很大。由于肿瘤压迫气道并推移到对侧,造成严重呼吸道梗阻,并发严重肺部感染,外科手术切除肿瘤是挽救患儿生命的首选治疗方案。针对手术、麻醉复苏以及围术期康复治疗等可能出现的风险,颌面外科、麻醉、儿科ICU专家团队做了充分预案。
在充分评估和精心准备后,5月6日,陈伟良教授团队为佳佳进行手术。由于患儿为新生儿,手术操作空间很小,肿瘤暴露难度极大,对重要血管与神经的解剖保护也与成人有很大不同。陈伟良教授选择充分暴露咽旁间隙、颞下颌间隙、颞下窝肿瘤的颌下小切口-下颌骨升支裂开入路。这是他自创的一种入路方式,为保手术周全,此前已进行了反复演练。
在团队周斌博士等专家的密切配合下,陈伟良教授仔细分离保护好患儿的面神经等重要解剖结构,近40分钟后成功地将直径3cm的肿瘤完整切除,术中出血少,无颅神经血管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