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胃癌发病例数和死亡例数分别占全球胃癌发病和死亡的 42.6%和 45.0%,可以说是占了全球的一半。我国是胃癌高发国家,胃癌已然成为严重危害国民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
问题是,好端端的胃怎么就转眼变成胃癌了呢?
一、胃癌演化史
1、萎缩性胃炎
萎缩性胃炎是一种以胃黏膜固有腺体萎缩为病变特征的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占慢性胃炎的10%~20%。该病多见于中老年人,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
萎缩性胃炎症状以隐痛和消化不良为主,如:上腹部饱胀、不适或疼痛,餐后较明显,嗳气、反酸、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其它消化不良症状。萎缩性胃炎是胃癌的癌前疾病。
2、肠上皮化生
胃里长出了本该在肠道才有的细胞,出现了“肠上皮化生”。“肠上皮化生”往往被认为是癌前病变,也就是说还没到癌的那一步,但如果再发展下去,就是胃癌早期。
3、异型增生
异型增生被定义为明确的肿瘤性非浸润性上皮。胃黏膜上皮异型增生和腺瘤由异型增生上皮构成。型增生是个动态过程,可以由轻度向重度发展,但也可以保持不变或逆转,而重度异型增生则不易逆转,可以发展成胃癌。
二、不良习惯导致胃癌
1、幽门螺旋杆菌
幽门螺杆菌,简称Hp,是一种革兰氏阴性杆菌,该细菌生存能力极强,能够在强酸性环境中生存,是目前发现的唯一能够在胃里面生存的细菌。讲究卫生、使用公筷是降低幽门螺旋杆菌的最好办法。
2、吃饭没规律
饥一顿饱一顿和暴饮暴食等都属于饮食不规律,会使得胃分泌大量的胃酸无所用处,由此造成的高酸环境就很容易导致胃粘膜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