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心血管疾病高危风险,极高危风险患者的一二级预防方面,一般不建议随便停用他汀,即使是复查血脂水平远低于达标目标(这种情况也很少见),也还是建议可以考虑减低剂量使用他汀,而不必完全彻底停药。
服用他汀,出现转氨酶升高,肌肉痛的情况
服用他汀后出现转氨酶升高,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不良反应。他汀类药物通过抑制肝脏的胆固醇合成起作用,大部分的他汀类药物也都需要经过肝脏代谢,都有可能是造成服用他汀类药物出现肝功能副作用的原因。因此,在长期服用他汀期间,一定要定期复查肝功能,在服药的前一个月检查,长期服药过程中的每6个月检查一次,能够更好地保证用药安全。

如果在服用他汀类药物期间,出现转氨酶升高,而且升高幅度超出了正常值上限的3倍以上,及时停用他汀就是很有必要的。这种情况下如果及时停药,肝功能多数情况下都能够重新恢复,不会造成大问题,而如果继续坚持用药,则有可能造成不可逆转的药物性肝损伤。
他汀类药物的另一个常见不良反应是肌肉痛。如果服用他汀期间,出现了肌肉痛的问题,在排除过度劳累,或其他影响的前提下,应该及时地去检查肌酸激酶水平,肌酸激酶水平如果超出正常值上限的5倍,或服药前基线水平的10倍,也应该及时停用他汀。如果服用他汀期间,出现肌肉痛而坚持用药,有可能带来横纹肌溶解症的风险,带来肾脏的急性损伤,就太可惜了。
上述的这两种情况,都是服用他汀需要停药的明确指征,长期服用他汀类药物的朋友应该注意避免,除此之外,有些朋友服用他汀类药物,还会出现其他一些不耐受的不良反应,比如严重的胃肠道不适,过敏或头痛,失眠等,对于这些不良反应,可以结合自身的耐受情况,考虑是否需要停药。

停用他汀后,并不代表血脂不需要控制了,特别是对于心血管疾病一二级预防的朋友,如果出现上述不良反应需要停药的情况,应该寻求新的降脂用药方案,来继续加强血脂控制。简单来说几个用药方案调整的建议:

- 换服其他类型的他汀。亲脂性的他汀容易引起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如头痛,失眠等),以及转氨酶升高的不良反应,换服亲水性的他汀如瑞舒伐他汀,普伐他汀等,有助于减少不良反应风险,改善药物的耐受性和依从性。
- 降低药物的用药剂量,并配合其他降脂药物控制血脂。他汀类药物的副作用发生风险与用药剂量大小有明显的量效关系,有时候不需要更换药物,单纯通过减低用药剂量,就能够减少或消除不良反应。如果降低用药剂量后,血脂控制不达标,可以考虑家用其他降脂药物,如胆固醇吸收抑制剂类药物等,来加强血脂控制,保持血脂达标安全。
- 或者直接换用其他类型的降脂药物控制血脂达标,都是可以考虑的用药方案选择。对于服用低剂量他汀仍然不耐受,但仍然需要严格控制血脂的朋友,可以考虑直接使用其他的降脂药物来替代他汀。胆固醇吸收抑制剂了药物依折麦布等,能使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下降15%左右,强度弱于他汀,而PCSK9抑制剂类药物,每2周注射一次,降脂强度可达到50%以上,是重度血脂升高,服用他汀不耐受患者的可选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