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已有几天,眼下不少市民已经开始准备“贴秋膘”,但秋季盲目进补并不可取,“贴秋膘”也大有讲究。8月14日,记者在采访益阳市第一中医医院急诊内科副主任中医师李赛群时了解到,秋季进补并非对身体有益无害,进补要遵循科学适度的原则,是否需要进补因人而异。
李赛群说:“‘秋冬养阴,秋季燥邪伤人,易伤津液’,在干燥的秋季,阴虚火旺的体质容易出现干咳少痰、咽干咽痛、鼻干唇燥、口渴心烦、大便干结等症状,可予养阴润燥食物炖汤喝,如银耳百合莲子羹、山药排骨汤、萝卜骨头汤等;也可自行熬制冰糖雪梨膏,蜂蜜枇杷膏等;或者以中药西洋参、麦冬、石斛、沙参、金银花、菊花、枸杞之类泡茶养阴清热。应少吃一些辛辣刺激、温燥食物,如辣椒、牛肉、狗肉、羊肉就不适合秋季燥邪当令的时节吃。春夏养阳,脾肾阳虚的寒湿体质者,可以在三伏天人体阳气最旺盛时进补温阳补肾、健脾除湿之品。当然也可以冬病夏治,找专业的中医用三伏贴、三伏针。”
李赛群提醒广大市民,不同的体质在进补时采用的方式不同,因此在进补上需要了解自身情况,防止补错。如果不清楚自己体质如何,应找中医咨询,切忌盲目进补,致人体气血阴阳失衡,诱发疾病。
【来源:益阳市人民政府网_部门动态】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