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健康
-
老年人应该少用的电器
老年人在使用电器是要注意,下面三种电器更应少用。一起来看看老年人用电器要注意什么吧。
一、甩脂减肥机
不少人都知道,甩脂减肥机不利于身体健康,不过有的老人信息不是十分灵...老人健康 2021-07-09 -
老年人解秋燥吃什么食物
秋季干燥,因此清热解毒,及时补充能量很重要。秋燥到了,清热解毒老年人吃些啥呢?
空心菜最解毒
空心菜的学名叫蕹菜,营养丰富,所含的维生素比番茄还要高。由于其中含有丰富的粗纤维...老人健康 2021-07-09 -
老年人应该如何预防失眠
睡眠对于我们来说是很重要的,良好的睡眠会让我们精神饱满,但是失眠的发生对患者们的身体的危害是很严重的,现在很多来人也受到了失眠的影响。
老年人的睡眠时间是很少的,如果再... -
老年朋友有10个动作要注意
1、用力排便要避免。“我见过不少脑出血、急性心梗患者,都是在厕所里发病,其诱发因素就是用力排便。”北京老年医院中医科主任刘德泉说,老人用力排便时,会导致腹内压...
老人健康 2021-07-09 -
常搓脚有利于老人滋阴补肾
自古以来,养生保健就是我国中医所研究的热点问题,中医的养生方法不外乎针灸和按摩,尤其是脚部按摩。我国北宋时期的大文学家苏东坡年逾花甲仍然精力旺盛,其原因之一是坚持按摩脚...
-
交替运动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有利
体脑交替:人们一方面进行爬山、跑步、跳舞、打球等体力锻炼;另一方面要进行看书、背诵、写作、下棋等脑力锻炼。这样,可以增强体力,还可使脑力不衰。
动静交替:要求人们一方面不...老人健康 2021-07-09 -
老人夜睡短白天要补觉
俗话说“老人觉少”,其实这是一个误区。事实上,老年人和青壮年甚至孩子一样,同样需要充足的睡眠,只不过进入老年后,由于身体各方面的机能退化以及慢性疾病的影响,更容易...
老人健康 2021-07-09 -
5个方面预防骨质疏松
中医学理论认为,骨质疏松症是由于肾虚所致。基本症候有肾虚、脾肾阳虚、肝肾阴虚、肾虚血瘀。《素问。宣明五气》曰:“肾主骨”,其意是肾主骨和髓的生长发育,与骨的功...
-
老人养生要注意防寒锻炼
秋风瑟瑟,有“老寒腿”更要当心。“老寒腿”是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俗称,表现为下肢及关节发凉、酸胀麻木、疼痛和行动不便,常在秋冬受风寒而复发或加重,且多...
老人健康 2021-07-09 -
老人便秘应少吃凉性水果
便秘也分症型
根据便秘患者的临床表现不同,中医将便秘分为多种症型,对于大部分青壮年而言,便秘多属于实症、热症,因此,适当增加梨、香蕉等具有清热、润肠、通便作用的食物就可以... -
老人久咳不愈的治疗秘方
1、清气化痰茶治咳嗽痰多
百药煎30克,细茶30克,荆芥穗15克,海螵蛸3克,蜂蜜适量。研细末为丸,每次3克,加蜜沸水泡。治咳嗽痰多。
慢性咽喉炎是一种多发病,好发于教师、销售员、演艺... -
老年人双腿无力是什么原因?
急性发作——脑血管病变
对于下肢无力首先要考虑的是单肢还是双侧,如果是突发的单肢无力且不伴有疼痛,则要排除是否由脑血管疾病引起,因为脑血管疾病可能出现偏瘫。...老人健康 2021-07-09 -
老人夏季全身无力要补钾
天气渐热,不少老人会感到心慌胸闷、四肢倦怠,这是什么原因呢?原来,气温升高,人们出汗较多,血钾随着大量汗液排出体外,使血液中必需的钾离子储备减少。
钾是人体内重要的微量元素,钾...老人健康 2021-07-09 -
老年人吃豆豉可助预防脑血栓
豆豉基本做法是将黄豆或黑豆蒸熟后,放进陶瓷罐内发酵制成。从外观上看,豆豉有黑、黄两大类,目前的川粤湘菜用的都是黑豆豉,比较干瘦,香味浓郁,味咸而略苦。除直接用于菜肴,几乎所...
-
老年人春季要怎样进补
营养学家认为,以下几种人适宜于在春天进补:中老年人有早衰现象者;患有各种慢性病而体形孱瘦者;腰酸眩晕、脸色萎黄、精神萎靡者;春天气候变化大,受凉后易反复感冒者;过去在春天有哮...
老人健康 2021-07-09 -
老年人保健 膏方调养的注意方法
膏方,又叫膏剂,以其剂型为名,属于中医里丸、散、膏、丹、酒、露、汤、锭八种剂型之一。膏方一般由20味左右的中药组成,具有很好的滋补作用。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根据中医理论...
老人健康 2021-07-09 -
老年人养生饮食的八大要素
1、要香:老年人味觉、食欲较差,吃东西常觉得缺滋少味。因此,为老年人做饭菜要注意色、香、味。
2、要好:老年人体内代谢以分解代谢为主,需用较多的蛋白质来补偿组织蛋白的消耗。...老人健康 2021-07-09 -
失眠易怒是引发老年痴呆的先兆
国内外医学家经大量研究还发现,在老年性血管性痴呆和脑梗死的发病前期都曾长期有慢性脑供血不足存在。因此,慢性脑供血不足被称作是威胁中老年人健康的“隐形杀手”...
-
预防老年性耳聋有妙招
正常人的听力在20~30岁达到顶峰,30岁以后随年龄增长渐有下降倾向。通常在65~75岁人群中有6%~10%的人自觉听力减退,甚至有部分老年人发生完全性耳聋。
一、避免噪声刺激。较长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