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知乎上,有一个出现率很高的问题模式:应不应该。
比如:异地恋,我应不应该分手?想提升办公技能,我应不应该去报班?
这其实是一种高耗能模式,底下一系列的答案只会让你更加纠结,而且源源不断地消耗你的心智资源,简而言之就是内耗!习惯把一件简单的事反复咀嚼;习惯抱怨种种,却从不改变。每次想要去尝试什么的时候,脑子里浮现的都是负面的设想。
内耗像一场发生在大脑里的战争,还没来得及采取行动,它就已经把你仅剩不多的心智资源消耗殆尽了,你能感受到的只有累,状态十分疲惫。

为什么我们总会出现内耗?
其实就是因为不自信,然后进行一种自我攻击。内耗过多的人有一个特点,特别擅长“找茬”,尤其是找自己的茬。一件事儿没做好,就会归因于自己不够好。这样长此以往会降低我们的自我效能和自控力,也会丧失向着自己的愿望行动的能力,最终丧失格局,将注意力聚焦于负面的、坏的一面,主动地失去了各个唾手可得的机会。
最好的解决方案就是不要问“应不应该”、“要不要”,而是将问题回归到“如何做”。“如何做”模式,可以让你直接回到目标本身,将关注点集中到下一步的行动上,而不是自我否定当中。
杨天真的身材经常被人诟病,但不可否认她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明星经纪人,也是一个清晰干脆、几乎没有什么内耗的人。

她会先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在目标中拆解它的价值和维度,什么最重要,什么其次。然后再根据清晰的目标,选择全力以赴或者是放弃。对于工作,全力以赴,对于减肥运动,做不到那就干脆放弃。
如果生活、工作中我们都能那么干干脆脆,不给自己过多的设想和犹豫,不拖泥带水,我想,我们也会少很多遗憾和后悔。
李荣浩有一首歌《李白》,有句歌词是这样的:“要是能重来 我要选李白……”只因李白是个令人羡慕的潇洒行动派。
他的脚步随心而动,心飘向远方,脚步也会跟着走向远方。24岁的李白,在读书人寒窗苦读时,就一边游戏人生,一边拜谒豪门了。
他做隐士,就于山林纵酒驯鸟;他做游侠,就执剑走天下,豪放不羁;他的心在山水间,就纵情山水;他的心在功名里,就投诗拜谒;他入世做不了一个赔笑的翰林待招,那就远离庙堂做个醉卧船家的酒仙……
人生海海,遗憾的事情会有许多,他绝不会把精力耗费在思考应不应该上。不是他想要的他果断放弃,是他所追求的那就潇潇洒洒随心而去。
我们也该一样,绝不该把心智、时间浪费在“应不应该”、“要不要”上面。千万不要去抱怨,去自我怀疑,当脑海里浮现“要不要”、“应不应该”这些问题的时候,就问自己,这件事儿是不是必须去做,如果答案是yes,那么抱怨也没什么用,直接去做就行了。

因为行动就是抵御一切内耗和焦虑的良药。
很多人做事之前都习惯先“内耗”,设想种种结果,但如果没有实际行动,遇到的所有的困难、挫折和失败都是臆想。只有行动起来,你才会得到外部真实有效的反馈,有问题就去改进,有障碍就去铲除。
不先试试,只停留在试想的阶段你怎么知道不行呢?行动后失败的总结,也比站在原地一动也不动瞎想好,至少我们已经排除了一个坏的可能。而没有行动,只会让你原地踏步,毫无进展。
所以,停止内耗吧!把目标放在重要的事情上,然后一步步积极行动,就会惊喜地发现忧虑早已在不知不觉中烟消云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