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用时79天,总投资4000万元的两部电影,拿下近8亿票房。并同时成就了郭碧婷、陈学冬等一帮新人演员。
郭敬明的成功无可复制。但这成功有多闪耀,辱骂就有多强烈。
在豆瓣上,愤怒的网友给《小时代1》打出4.8分的评价。很多人对电影传达出来的奢侈价值观,感到愤怒。
被点赞最多的一条评论写道:赵薇说,长得好看的人才有青春。郭小四说,错,有钱的人才有青春。
而这一切,不过是郭敬明对人生的反抗。某种程度上,电影有多奢华,他的人生就有多凄惨。
或者说,他的人生有多凄惨,他展示给世界的画面,就有多奢华。

1983年,郭敬明出生在四川省自贡市富顺县一个普通家庭。
4岁,郭敬明得了严重的败血症,在医院里住了半个多月。漫长的黑夜白天,没有娱乐活动的他,只能用书籍填补寂寞。
13岁,郭敬明考上自贡九中。他学习成绩很好,常年保持在年级前十的位置,是班里的学习委员。
但他很少和同学一起玩耍,更多的时间,就是一个人望着窗外发呆。
他身上有一种与环境格格不入的落差。冬天里,他不穿羽绒服,只是围一条纯白色的围巾,垂到膝盖处。

从小读书的习惯,让他对文学有着超常的领悟能力。
1997年,郭敬明14岁,向《人生十六七》杂志投稿了自己的处女作《孤独》。经过编辑审核后,作品刊发,郭敬明拿到人生中第一笔稿费,10块钱。
他意识到:自己能写东西,会写东西,而写东西能挣钱。
新世纪的第一年,郭敬明18岁,从报摊买回七本《萌芽》杂志,剪下七张报名表,递交了七篇5000字的“新概念作文大赛”参赛稿件。
那时,新概念作文大赛,在一部分人眼里,有着“茅盾文学奖”般的地位。
进入决赛,郭敬明一个人从四川小城,来到魔都上海,以一篇《假如明天没有太阳》,拿到一等奖。
次年,他再次拿到第四届“新概念作文大赛”的一等奖。
从此,少年的命运发生了巨变。

郭敬明 前排左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