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已经引起外界注意的郭敬明,考入上海大学工学系。因为名气太大,学校领导找到他,希望他转学去影视编导专业,“起码和文学沾点边”。
但转系之后,他面对的第一个问题是,他需要交作业。而交作业,需要昂贵的摄影机、笔记本电脑。
郭敬明小心翼翼地打电话给母亲,一个月后,他才拿到买设备的钱。
同班同学都是上海本地人,在郭敬明的描述中,他们每个人都用着最新款的手机,穿着最奢侈的衣服,大家都去西餐厅吃饭……
而他不敢逛街,只能吃食堂,听不懂上海话。他唯一的感受就是:这个城市,不属于我。

来自小城,家境普通,与周围巨大的落差,让他自卑。他每天只睡两三个小时,挤出所有空余时间写稿赚钱;花了一整年的时间,学会了上海话。
但这些努力,在一件件奢侈品面前不值一提。
一次他精心挑选了一套自己觉得最体面的衣服参加活动,结果在现场被工作人员拦下。对方先是质问他是不是郭敬明,随后询问他衣服是否换好。
郭敬明解释之后,对方轻蔑地白了他一眼,然后将他带到角落换衣服。
多年以后,已经功成名就的郭敬明说:“那张臭脸,那个白眼,我会记一辈子。”
也是后来,他说自己在购买奢侈品的时候,几乎带着一种恨意在买。
曾经他被钱伤得最深,后来他用钱找回自尊。像一个讨薪者,在向世界索要赔偿。

2003年,郭敬明搬出了那个让他自卑的宿舍。同年,带着某种对生活的恨意,他写出处女作《幻城》。
冷冽的文笔,浮华的场景描写…… 《幻城》一经面世,销量迅速突破50万册。次年,《梦里花落知多少》出版,销量高达百万册。
两部作品,让郭敬明在文学圈站住了脚跟。数百万的版权费,也让他真正融入了上海的生活。
那时,他最快乐的事情,就是在清算版税的当天,跑去银行柜台查看自己到底有多少钱。

《幻城》签售时的郭敬明
但这仅仅是故事的开端。
21岁生日当天,郭敬明成立工作室,开始发行文学杂志。两年后,公司推出现象级杂志《最小说》。
仅仅用了1年,仅仅版税一项收入,郭敬明就赚到了110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