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起那一天,洪晃写下这样的字句:我从钢琴、红地毯、黄瓜三明治里得到的优越感就这样转送给上海的老于头了。
后来,她说:“身为媒体人别太把自己当根葱,要讲点真东西,别人可能不认识你,但肯定会有人记得你。”
在她从业的近30年里,很少采访明星,“因为他们都是经过包装的。每一句都是台词,思想没有、感情没有、真诚没有,没意思。”

她是一个敢于直言皇帝没穿衣服的人,在随波逐流的人群中,道出一些沉默已久的共识。
2007年,她便把家搬到远离北京市区村子里,她说:“我是个实在人,在这种‘假天下’里活着,让我深深感到绝望,从肚脐眼里渴望真东西。”
一直以来,她都是一个毫不以社会意义为标准的人,但是在追逐真实方面,却比很多人要固执得多。

今年,是洪晃搬到村里的第13年。偏居一隅,她依然喜欢在互联网上大胆说话,有想法就写写文章,发布到网上,看所有的人赞,听所有人骂,还要跟所有人去贫。
在她看来,就是论事的辩论,而不是狡辩是很有必要的,并且是很健康的。
她在今日头条上有一档节目——《晃评》。名为评论,但大多数时候,她都会将自己的观点藏在知识和思考背后。
在女儿刚刚步入学校的时候,洪晃曾给她写了一封信,信中说:
“平平,人最宝贵的东西不是粉红裙子、芭比娃娃,最重要的是你的尊严和独立思考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