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音还没落地,母亲的巴掌就扇过来了,用姜文自己的话说就是“直接从这屋给我扇到那屋去了”。
而一旁的姜武眼珠子一转,笑嘻嘻地把手里的树枝往母亲跟前送,说:“我去捡树杈子了,回来给咱家烧火。”母亲心里明镜一般,但一时间又哭笑不得,对他说:“滚滚滚……”
如此,姜文在母亲的巴掌下长大成人,回忆里总有一个站在锅台边偷乐的弟弟。
![](/img.php?url=https://img05.71396.com/ba/qw/50b9a46a26666115.jpg)
从小到大,梗着脖子挨打的姜文给弟弟兜了不少事儿,作为家中老大,“长兄如父”不知何时就刻在骨子里了。
有一年春节,父母都住进了医院,姜文就自己和了肉馅,给弟弟妹妹包饺子过年;上学的时候,姜文靠配音的活儿挣到人生第一笔钱,一半上交给了母亲,另一半都给了姜武,说“这钱咱哥俩花,放你这儿”。
母亲回忆,如果姜文有五个包子,一定会先给姜武仨,等到姜武三下五除二吞下肚,第四个也搁到他手里了。
因为少年老相,姜文甚至给姜武开过家长会。那一回,姜武的学校举行中秋晚会,同学们都登台表演,唯独他没选上。演出当天,他纵身上了屋顶,向舞台发射西红柿、茄子,以表抗议。
姜文到了学校,一脸沉痛地对老师说:“我这个弟弟啊,属于一鸣惊人那种,别看平时挺老实,真要搞事,经常会弄出些出人意料的事情来啊。”
知弟莫若兄,很多年后,姜文不禁感叹:“姜武有点超出我的想象了。”
![](/img.php?url=https://img05.71396.com/ba/qw/1229b5357cac89fe.jpg)
几乎每一位采访姜武的记者都会或婉转、或直接地问他一个问题——“是否觉得自己生活在哥哥的阴影之下?”
姜武憨憨一笑,不厌其烦地重复着自己的答案:“不是阴影,而是阳光普照。”
作为兄弟,也是同行,两个人总是会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无可避免地被拿来比较一番。
《阳光灿烂的日子》里,男主角马小军的名字取自姜文10岁之前的曾用名“姜小军”。姜文出生那天,正赶上父亲不在家,母亲也忘了取名,接生婆听说其父是抗美援朝的军人,便随口起了这么个名字。
![](/img.php?url=https://img05.71396.com/ba/qw/42b97b2f2e2dbbd6.jpg)
姜文与父母
几年后,姜武出生,借鉴哥哥的名字,顺延而成了“姜小兵”。张艺谋说,姜武天生是要当司令官的人,当不了底下的兵。姜武对这样的说法不置可否,说自己可能是命中注定的配角,“小兵一个”。
作为同一条路上的先行者,姜文就像是姜武的灯罩,灯泡再亮,光芒也总是模模糊糊。
1987年夏天,姜文24岁,为了拍摄电影《红高粱》,跟随张艺谋到莫言的老家体验生活。莫言的母亲为一行人操持了一大盆西红柿炒鸡蛋,席上,姜文酒足饭饱,一抹嘴儿、一伸腿儿不小心把莫言家里唯一一只暖水瓶踢碎了。
![](/img.php?url=https://img05.71396.com/ba/qw/dfbf8ade082d8004.jpg)
左起:巩俐、莫言、姜文、张艺谋
在场人有些尴尬,一旁的莫言连连打圆场,“好兆头,好兆头,这电影肯定会火”。
第二年,电影上映,莫言一语中的,《红高粱》成为亚洲首部获得柏林电影节金熊奖的影片,姜文也成了街坊四邻口中的名人。
![](/img.php?url=https://img05.71396.com/ba/qw/fd2a2a975edbfa10.jpg)
姜文,图源:电影《红高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