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超越了亲情的浓郁,超脱了爱情的占有。稀有,难得。
蔡康永和徐熙娣,做到了。现实中的我们,却很难做到。
六年转瞬即逝,当初那些上《康熙》的人们,在离开节目后,有的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
安钧璨,罗霈颖,刘真,高以翔,贺一航,马如龙,李敖,高凌风......还有太多,几乎都是人们熟悉的名字。
那些曾带给我们欢乐与感动的人,在某一天猝不及防地离开了,我们内心的一个角落也正在慢慢崩塌。不得不承认,那些时光,真的回不去了。
高以翔和刘真上节目的画面
如今,蔡康永因为出书,被大众贴上了“温暖”、“励志”的标签。记得杨澜曾经在访谈里问蔡康永:“为什么你写出的东西总是那么温暖?”他是这样回答的:“发出不满意声音的人,已经够多了,每九十九个人在抱怨的时候,总要有一个人出来,是从来都不埋怨,只是愿意讲出一些让别人在失望的时候,稍感安慰的话来。”
但同时,他又诚恳地对大家说:“还是鼓励大家做一个冷淡的人,因为过于温暖,并不是维持良好社交的方式。炙热,你会容易受伤。”
不止于此,对于生活的方方面面,他都给出了自己的建议。关于人际关系,他说:
“我对麻烦的界定很简单,就是你要拿捏好你和对方的关系,如果超越那个关系,你就是在给对方添麻烦。
“关于工作,他说:“工作是为了做完事情,不是交朋友,不要指望ta是一个好相处的人,或者是能够欣赏到你这个人的美好的部分。”
“社交不是施舍别人,而是照顾自己。”关于爱情,他说:“不要把爱情看得像婚姻一样重,你要学会用平常心去看待爱情。”
蔡康永手写金句
关于自己,他说:“我们常常不够爱自己,是通过爱我们的人,才能够发现自己有多么好。”关于受过的伤害,他说:“我们只是累了,后来也就算了。岁月替我们把这件事磨平,不代表我们该原谅。时间虽然愈合了伤口,但伤痕还在,我们只是在日复一日的岁月中不去计较了。”从他的嘴巴里讲出来的道理,总是令人恍然大悟,若有所思。他总能用最平静的语气,讲述最深刻的话语。
做一个好相处的人,但不需要做一个融入的人。所以,喜欢蔡康永的人很多,但真正了解他的人,很少。年近60岁的蔡康永,已经很少回首自己的过去。如果有时光机,他可能想飞回去问问,小时候的自己,是不是很讨厌现在的自己。但转念一想,那都不重要了。现在的自己,喜欢自己,欣赏自己,并且放过自己,不就好了。
安顿好自己,安顿好情绪,往里走。
蔡康永知道,人生最难的,无非是学会放过自己,并与自我达成和解。
毕竟,让当下的自己,过得舒畅不拧巴,是大部分人还没有拥有的本领。
而学会接纳自己,更是一辈子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