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路的下庄村人
悬崖峭壁上没有住处,大家就以山洞作为栖身的地方,在石头上架起铁锅煮红薯,吃住都在洞穴里。

白天累了一天,晚上只能蜷缩在山顶洞穴之中,为了避免熟睡后滚下山谷,村民们在自己腰部系上一根麻绳,再将绳子绑在树上。
条件艰辛程度,外人无法想象。

修路的下庄村人住在山洞里
深冬腊月,寒风呼啸,山上的雪下得很厚,落在悬崖壁上,也落在他们的身上。
那般场景,从不浪漫,只觉生命之重。

这条路修得太难,也太苦。
1999年秋天,36岁村民黄会元在用钢针撬动岩石时被落下的巨石砸中,不幸摔下了万丈深渊。
两个小时后,同伴在山底找到了他僵硬冰凉的身体。
谁也没想到,意外发生的前一天,赶回家修路的黄会元留下了最后的影像。
“盼望着把这个公路修通,大家伙好得到幸福。”语言简单朴素,这个二十几岁的小伙子的笑容中有希望。

下庄村村民 黄会元
前一天还有说有笑的年轻人,现在就离自己而去,毛相林心里悲痛万分。
往黄家送遗体的夜晚,他不晓得后面还要死多少人,心里已经有了想要放弃的念头。
压力与愧疚从他的心底不断迸发,这个年轻人的突然离去,第一次让一直以来内心无比坚定的毛相林产生了动摇,他开始怀疑自己修路的选择是错的。

黄会元的父亲黄益坤是个脾气不好的人,那天晚上,毛相林做好了被打被骂的准备。然而,到了之后,黄益坤却说:“毛相林,谢谢你,你把他尸体弄回来了。”
从不轻易流泪的毛相林,望着眼前这个刚刚失去儿子的老父亲,哭了。
他向黄会元的父亲下跪道歉:“对不起,是我把他喊回来修路才牺牲的,我应该给你家赔罪。”
眼泪中有心酸,也有不甘。

在这之前,已有一位年轻的村民坠入悬崖,失去了生命。短短两个月的时间里,意外频频发生。
当时,40岁的毛相林面对下庄村的村民,问大家是否还想修路。
大家集体陷入到巨大的悲痛之中,也陷入到关于修“天路”的挣扎与沉默中。
一片寂静之中,黄会元的父亲突然站出来:“哪怕我儿子死了,我还是希望群众努力一把,执着一把,我们公路就修通了,就摆脱贫困了啊。”
满头白发的72岁老人,强忍丧子之痛,惹人心疼。

黄会元的父亲 黄益坤
黄益坤的这番话,给毛相林打了一针强心剂,他擦干眼泪,大声发问:“同意修公路的人请举手!”
霎时间,不论男女老少,纷纷举起了双手:“修!”这一声回答的回音在山谷之间飘荡,不容任何置疑。
那一刻,毛相林发誓要将这条公路修通,自己这辈人苦十年,也要让下一辈人过上好日子。


未来的路,在悬崖上寸寸向前推进。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毛相林带着村民们向这座深山发起进攻。
“山凿一尺宽一尺,路修一丈长一丈。这辈人修不出路来,下辈人接着修,抠也要为子孙后代抠出一条路来”。
他们铆足了劲,没有炮眼便放绳凿,没有挖掘机就用双手挖,用大锤簸箕等简单的农用工具,开凿希望。

不幸的是,在这期间,又有几名村民在修路的过程中牺牲。
坚韧的下庄村人擦干眼泪,默默地将“战友”安葬后又继续修路。

村民们安葬修路过程中牺牲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