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宝强:活到39岁,感觉人生真苦……
少年王宝强在少林寺
在少林寺的那些年,他被唤为“恒志”,每日凌晨4点起床,上午爬山、跑步进行素质训练,下午学习文化课。少林武功里下盘是功夫的基础。为了练习腿功,王宝强每天都要踢腿、劈腿,一个马步一扎就是3个小时。“腿僵直得像两根木棍,膝盖一弯就疼”。
在少林寺学武的日子,王宝强流的泪和汗一样多。想家了哭,累了哭,被师父惩罚了哭,没吃饱饭他也哭……后来他长大了些,学会了忍耐,也习惯了忍耐。
他仍在没日没夜地练功,希望把动作做得标准一点,这样在镜头中才会更好看一些。
某天他问师兄,何时能看到自己练武术的影像呢?大师兄一愣,什么影像?你以为这是拍电影啊?
来少林寺不就是为了拍电影的吗?
这一次,王宝强彻底傻了。
“后来,我才知道觉远和尚,也就是李连杰,他并不是和尚。他的功夫也不是在少林寺学习的,而是在北京一个叫做什刹海体校的地方学的。他能演那个电影,不是因为他是少林弟子,而是因为他当时已经是全国武术比赛的冠军。”
如梦初醒时,王宝强已经来到少林寺三年了。
当时王宝强偶尔会碰到一些剧组前来采景,为了方便,导演也请这里的武僧做群众演员。
通过这些,王宝强第一次知道还有个职业叫“群众演员”,他听当过群演的师兄弟说得津津有味,羡慕得不得了。于是每回有副导演来寺里挑群演,他都拼了命地往前挤,但每次都得不到角色。
师兄们看着王宝强努力的样子哭笑不得,直言不讳地和他说:没文化、没身高、没颜值,做演员别想了。
这话挺伤自尊,任谁听了都得泄气,但王宝强没有,他倔,暗暗发誓:
“快点长大,快点把功夫练好,这样下次导演来挑演员的时候,就能看到我了。”
少年王宝强练功
在少林寺待了几年,王宝强决定离开了。为啥?还是想去演电影。
从师兄那听说演电影得去北京,他就去北京!北京哪儿?不知道,先去了再说。
正式“北漂”前的春节,王宝强回了趟家,算了算日子,自己离家也有整整6年了。
爹娘还好吗?兄姐还好吗?家里的庄稼还好吗?王宝强有些紧张,抬腿迈进了家门,就看见正在生火做饭的娘:
“你找谁啊?”离家时8岁,归家时14岁,孩子长得太快,娘不认识他了。
在少林寺待了6年,娘一次都没去看过王宝强。路途远,车票贵,家里还有活,于是爹娘只能忍着不见儿子。这种思念的痛,或许比王宝强在少林寺压腿的痛,还要痛。
这期间王宝强给家里写了几封信,娘不识字,爹也不知道有没有念给她听。练武第三年,他往家里寄了张照片,听娘说,她看完照片就哭了,“孩子太瘦了,是吃不好还是练功太苦了”,娘至今都埋怨爹,怎么就不舍得花上几十块钱的路费去看看孩子呢?
王宝强当年寄给娘的照片
如今,日思夜想的儿子回来了,娘高兴得直掉眼泪。王宝强看在眼里,“北漂”的想法在脑子里有些动摇——不然在家里踏实当农民算了。
然而仅是几天之后,他又坚定了北漂的想法。
和姐姐去县城逛街时,王宝强想买双鞋把脚上的僧鞋换掉,姐姐看了看价格,有点难为情,转身和弟弟说:
“不买了,姐姐这个月也没钱了,还没发工资……”
王宝强忽然觉得很窝囊。在外闯荡多年,空有一身武功,眼见着要成年的男人了,还要伸手问姐姐要钱。似乎是察觉到了弟弟的情绪,姐姐赶忙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