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中旬,“陋室画家”位光明走红网络。他49岁,过去十几年,一直蜗居于绍兴市越城区斗门街道东堰村的出租屋,靠卖废品为生。
大概是在五六年前,他开始画油画,不收废品的夜晚或清晨,他就坐在这间出租屋里,画大海、密林、东北雪乡与河边小道。
他的画架上,还写有“饿死不低头,饿死不偷盗,饿死不乞讨”。
走红之后,他的故事被视为“现实版陋室铭”。他最喜欢的画家,广州美术学院的郭润文教授与他连线,表示他们有对美的平等的仰望。
郭润文说:“这么生活困顿的一个人,能够把美术当做排解孤独的方式,我认为已经具有当画家的潜质。”
然而,这不仅仅是一个“低头拾荒,抬头远方”的励志故事。故事里,还有对金钱、名利的向往,以及当流量骤然汇聚到一个普通人身上时,他的改变,他身上发生的荒谬与虚妄。
房间不足20平。一边堆放着废纸、废铁、洗衣机、塑料瓶、蛇皮袋,比人还高;一边摆着电饭煲、锅和两台冰箱,冰箱是收废品得来的,早已不能使用,里头只有一袋大米。木床在房间最里侧,床上摞着画册、纸箱和画框。床头挨着一台旧电脑;床尾靠着一张桌子,《庄子》《易经》《战国策》等书堆在上面,一旁是几乎堆至房梁高的画框。
只有挂在墙上的空调是新的,刚买不到一个月。夏天太热,风扇吹出的风像一阵热浪,实在受不住。
房子低矮,屋内略显昏暗,白天也开着灯。控制开关的拉线坏了,一直没修。要开灯关灯的话,得站在凳子上,拧几下灯泡。
房租300块。位光明在这里住了十几年,靠卖废品为生。大概是在五六年前,他开始画油画,不收废品的夜晚或清晨,他就坐在这间出租屋里,画大海、密林、东北雪乡、河边小道与梦境。
位光明油画作品《东北雪乡中的夫妻》 图/受访者提供
知道他画画的人不多。直到2021年6月中旬,一段关于他的视频在网上走红,他蜗居出租屋画上千幅油画的事情引发热议。突然之间,他被冠上“陋室画家”之名,写在他画架上的“饿死不低头,饿死不偷盗,饿死不乞讨”被誉为现实版陋室铭。
一个击中大众情绪的励志故事就此产生。几十家媒体找上门来,位光明对着不同的记者一遍遍讲述自己画油画的契机,细节略有出入,但大体的故事一致:
2016年,他收废品的鹏盛塑料厂的人事部经理看到他分享在朋友圈的名画,以为是他画的,给他150元请他画一幅。位光明决定一试。他画了好几遍,最后让经理满意的是一幅风景画:一颗柿子树立于稻田旁,一条河流过,河对岸是一片矮树。交画后,经理又给了他150元。
自此,位光明认真地画起油画,并分享在贴吧、抖音和快手上。评论里,不时有人质疑他的职业,还有人质疑他的绘画水平。
一次,有人在他的作品下评论:你们收废品的人都是白天收,晚上就偷人家的。位光明气不打一处来,在画架上写下“饿死不低头,饿死不偷盗,饿死不乞讨”,并拍下来作为回应。
“一开始想写‘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后来我看那个人素质很低的,说话很粗俗,我想写文雅一点,怕他看不懂,就写了这个。”发完视频后,他把人拉黑,不再理会。“素质低的人不想跟他太废话。”
图/聂洱
位光明走红后,收废品的职业反倒被视作他坚持理想的最佳证明。有人带着孩子,驱车30公里车,专程从绍兴市上虞区来拜访他,语气恭敬,“您个人比较励志,我特地过来拜访您一下,也带了我的下一代来向您学习。”
“我有什么好拜访的,你来我也不能请你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