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菖蒲河边的情爱江湖:只同居,不结婚,不分财产,没有爱情
一位中年男人蹲在了摊位前,他捡起一把折扇,打开又合上,不时和白胡子老人交流几句。终于在看完了所有扇子后,男人选中了一把小型的紫色镂花折扇。几番讨价还价,未果。男人递出一张百元钞票,返还到他手上的是一张50元和两张20元纸币。
起身后,看到笔者站在不远处,中年男子主动靠过来搭讪,“这里很少有年轻人,你也是来找对象的吗?”
他说自己叫周海,技校出身,今年40岁,平时在中山公园寻找合适的伴侣,偶尔才会来这里逛逛,“这儿都是老人,没有像我一样的年轻人。”
七八年前,他便开始逛相亲角,那时候中山公园去得最多,近几年,周海开始出没在菖蒲河。

菖蒲河公园的中老年人 图|东坡一土
他感到没有归宿。中山公园常年聚集着高学历、高收入的二三十岁青年,菖蒲河公园的老人大多五十岁开外,他卡在中间左右为难。好像加入哪一方的队伍,都显得自己是个局外人。
周海1米6出头,看起来是很安静的性格。他在一家国企做后勤,每个月领6000多元的薪水,住房是单位提供的一个不到20平米的单间。每个周末,他独自出门,去附近的各个公园溜达,涉足最多的,还是以相亲角闻名的中山公园和菖蒲河公园。
周海没有结过婚,早年在河北沧州老家时,也曾有过相亲对象,但最终双方没有达成一致,他单身至今。在家里,周海排行第三,哥哥姐姐早就建立了自己的家庭。前十几年,父母为他的婚事操碎了心。
频繁地唠叨,周海的耳朵都要磨出茧子。
父亲于两年前去世后,周海很少再听到妈妈的唠叨。“反正我年纪已经这么大了,她现在不怎么催。”
尽管周海认为这里的人普遍大龄,不适合自己,但遇到一些人,还是有想了解的欲望。他加过一些女性的微信,平时会跟她们聊聊天,隔段时间还会打听下对方有没有遇到合适的人。
而他一直是被剩下的那一个。

老人在长椅上闲聊 图|东坡一土
周海说,曾有60岁的大姐联系他,让他去家里坐坐。对方说女儿早就在国外定居,家里只有她一个人。但最后他还是没去,“她年纪很大了……主要还是因为不喜欢吧。”他停顿一下,才说完心里的顾虑。
“我们去天坛走走吧,或者去中山公园。”周海对笔者发出了邀请。被拒绝后,他提出去对面河岸的长椅上坐坐。
周海坦陈,自己很少会去人群中跳舞,虽然“也会那么一点儿。”
音乐响起时,他总喜欢站在一旁看,“那个光头的老头儿,很不正经,看到谁都搂。”他朝那个穿白T恤的光头老汉努了努嘴。
这是长期观察的结果,时间久了,这里的人都互相了解对方的信息。周海知道一个老人,对外谎称自己老伴过世,欺骗了不少女性,“他家里有老婆的,是背着老婆偷偷出来找。”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