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管理员小郑找到黄聪,希望借书也能同样实行智能化、信息化。
经过一番调研,黄聪发现,市面上的图书管理系统价格高昂,学校目前的经费实在不足以支撑这个购买力度。他思前想后,还是决定利用“简道云”来进行应用开发。
开发初期,黄聪发现,初版模型虽然做到了信息化,但学生每次还是要去到图书馆借书,不够方便,又和管理员商量、策划,调整个性化需求:将每个班级作为一个小图书馆来进行信息化管理,每个班再选举一名小图书馆管理员。学生们需要借书,管理员在班级内的一体机外链上即可操作。
这样,仅用了不到2天的时间,一个去中心化的“图书管理”应用便诞生了。
关于图书的借阅、归还、书籍交流等工作,师生们可在线上统一进行。在平台上,师生们还可针对同一部图书作品进行读后感的交流与探讨。
![](/img.php?url=https://img05.71396.com/ba/qw/1c42f7f6081ab220.jpg)
图书管理员正在操作图书借阅系统
![](/img.php?url=https://img05.71396.com/ba/qw/e109ab70902e522e.jpg)
2017年,贵州省六盘水十七中电教处成立,由黄聪担任主任一职,全面负责校园内部的信息化管理工作。
电教处共计只有3名教师。在信息化管理的帮助下,部门工作的处理效率,却超出了以往的好几倍。
同样的管理模式遍布校园的各个角落:教师教研成果展示、学生成绩录入、作业批改……
其中,最让黄聪引以为傲的信息化成果,则是新生报道的学籍管理。
![](/img.php?url=https://img05.71396.com/ba/qw/326847ee3bf3e5ff.jpg)
过去,新生开学报道只能依靠家长现场提交学生档案,非常的原始,效率也十分低下。
一个学生的个人信息涉及到方方面面:名字、家庭住址、户籍所在地、身份证号、家长的工作地址和联系方式等。1000多个学生的信息一路填写下来,既耗费时间,又难免错误百出。
每次,教室门口都要排起长龙、被堵个水泄不通,手抄在一个名簿上的个人信息还常常会出现误差:如,身份证漏写几位数字,电话号码记错等。
利用“简道云”进行应用开发,这个问题很轻松得到了解决。
在黄聪搭建出的学籍管理应用中,家长只需要将户口本、身份证等学生个人信息扫描进程序即可,信息会自动匹配进各个信息栏,既无误差,速度也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