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是三个,却只有两个,但我心中永远是三个,我爱他我想念他。”而这段微博的配图,是王宝强和哥哥对着镜头流泪。

王宝强与哥哥
除夕前夜怀念离世的弟弟这部埋进王宝强思念的电影,虽然票房尚可,但是口碑却不佳,甚至让王宝强被评选为年度最差华语影片“金扫帚奖”的“最让人失望导演”。
在颁奖当天,王宝强亲自到现场领下了这个奖项。站在台上,王宝强说:“我要亲自来接受大家的批评,因为我爱电影,尊重电影,尊重观众,感谢金扫帚给我这次机会,让我来向各位观众道个歉。”
这是金扫帚奖举办九年来,第一次有知名演员敢于直面这个奖项。

王宝强在“金扫帚奖”颁奖典礼现场
王宝强常说因为自己不是科班出身,所以要比别人付出十倍努力。为了保持体形,王宝强保持着严格的饮食习惯,同剧组的工作人员回忆,王宝强拍戏时常常会抱着一个窝窝头吃蔬菜,通常窝窝头吃完了,王宝强这顿饭也宣告结束。
再比如拍摄电影《盲井》时,导演为了影片的真实性,需要演员在井下拍摄几个小时,有时候刚刚拍摄完,井就塌了。因为害怕,有许多演员进组两天后,就选择了“逃跑”,但王宝强却坚持到了最后。
拍摄《暗算》时,为了演好盲人阿炳,王宝强拔掉了自己的眉毛,瘦了10斤,甚至去香山盲校生活了3个月,每天回到家中,他都会对着镜子练习翻白眼。

《暗算》中的王宝强在王宝强的努力下,渐渐的,开始有人称王宝强为“最被低估的影帝”,那些曾经认为他是“昙花一现”的人也变得心服口服。
在一定程度上,王宝强的“出现”,或许是凭借“好运”。但是王宝强在演艺圈里持久的“存在”,绝对是因为他对于表演的尊重、热爱与努力。

今年,王宝强39岁了。
从电影《盲井》开始,他主演的电影作品几乎记录下了他的整个成长过程。
或许是因为从那个时代走来,或许是因为从小吃过太多苦,也或许是因为,“草根演员”这四个字曾经在王宝强的人生中占据过太多篇幅,王宝强在审视这个世界时,总能够拥有仰视的视角。
他说:“我真的是从最底层,一点点爬上来的,我了解每个阶层的人的心理、状态和想法”。

而他对于自己的演艺事业,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审视,流量与票房从来没有绑住他的手脚,无论对待任何人或者是工作,他始终保持着一种谦虚。
今年,是王宝强成为演员的第21年了。从不会演戏的群众演员、到影帝、再到导演,王宝强完成了自己的几次跨越。同时,他也成为了这个时代的一种符号——凭借努力与坚持,梦想总有实现的可能。

在王宝强的电影片场,有许多来自各行各业人,在聊起为何会辞职来做群演,他们大多数的答案都是: “毕竟有个拍电影的梦想嘛”。王宝强常常会请群演们一起吃饭,看着他们,他偶尔会想起,十几年前,那个一年四季蹲在北京电影制片厂的自己。
不同的是,时代早已改变,在这个被流量堆砌的年代,每一年,都会有大批的新面孔涌入娱乐圈内。
他们还会花4年的时间等待一个角色吗?他们还会用1年的时间拍一部电视吗?在未来的日子,还会有“王宝强”被看见吗?还会出现“王宝强”吗?有像王宝强这样傻、穷、憨、拼的新人,还能在如今人精扎堆的娱乐圈混出头吗?答案不得而知。
唯一确定的是,在这个时代,“王宝强”将是越来越稀有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