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被誉为“爱情圣经”的话剧《恋爱的犀牛》横空出世。
彼时,21岁的郝蕾仍在上戏念书。她连刷4场,暗自感叹:“如果是我演明明(剧中女主)就好了。”
4年后,梦想成真。她蒙住眼睛、穿起红裙子,与30岁的段奕宏(饰演剧中男主马路)在舞台上谈恋爱。
她在台上尽情释放着自己的荷尔蒙:堕落、犯浑、拧巴、性感、炽烈,带着不可推卸的悲剧性。
段奕宏是偏执的犀牛,用情至深,郝蕾是不受控制的野玫瑰,固执地只愿把目光投射给另一个遥不可及之人。
这部话剧最火的时候,27场演出票在开演前21天便全部售罄。时隔18年,郝蕾和段奕宏在王小帅执导的《八角亭迷雾》中再度聚首。
一个是淌过人生泥泞、只愿为戏痴狂的女性,一个是戏内刚毅紧绷,戏外追求柔软松弛的硬汉。
生活和艺术,究竟待他们如何了?
1978年出生的郝蕾,长着一张八十年代女大学生的脸——既被理想主义的光明照亮,也拥有随之而来的不可避免的幻灭。
她是个艺术家,目光如炬。“我是一只鹰,你不要老让我去排队,大雁才排队呢。”
郝蕾的美是在这个时代是沉重的,有时甚至显得太过不合时宜。
她与通俗意义上的“美”有种距离,身材也不属于让大众惊艳的范畴。但这种粗糙的美就是天然地裹挟着力度,令人难以招架。
她的美带点戾气,是自毁式的 。她说:“我对我自己残酷。”
娄烨喜欢大雨,也喜欢郝蕾。他拍郝蕾,就是把她放置到瓢泼大雨里。
《颐和园》里,郝蕾从情人家出来,下着瓢泼大雨。她推着自行车,一脸决绝,硬的像块石头。“战争中你流尽鲜血,和平中你寸步难行。”
《浮城谜事》里,郝蕾和丈夫的“地下妻子”以及青春靓丽的女大学生穿行在山林里,上演“迷雾追踪”,打着爱的名头,做尽人间丑恶事。
她饰演余虹,你很难不被那种强烈的存在主义气质吓到:勇于做出选择,从不畏惧选择的后果,追求深刻,拒绝生活在表面,终其一生都在等待和寻找同类。
她孤独、暴烈、毫无技巧且不惧拍疼痛,始终无法平静地与心爱之人相处。她无数次以肉身摆渡,渴望将自己的灵魂渡往某个雾蒙蒙的彼岸,从而获得理解。
但那是一道窄门,太窄了,走这门的人都已头破血流,她也不会例外。
《浮城谜事》剧照 郝蕾
大荧幕上的段奕宏,是暴烈的。
为了演戏,他太舍得对自己下狠手。曹保平这样评价他:“老段具备成为一个伟大演员的可能性。”
拍摄《烈日灼心》时,段奕宏本来渴望出演罪犯辛小丰,导演曹保平最后却把警察尹谷春的角色给了他。“这并不是一个重要的角色,他只是罪犯辛小丰的一个陪衬。”曹保平后来回忆。
但段奕宏凭借这个角色,生生为自己抱回去一个上海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
一个脸谱人物,如何演出质感,让观众记住?
段奕宏先去厦门嘉莲派出体验了15天的警察生活,连大年三十都在所里过,还跟警察们出警扫黄、抓赌、查车。他为角色的每场戏都设计了不同层次的表情。
为了追求表演的真实感,在摩天大楼里追捕逃犯不慎滑落并被同伴抓住手腕的那场戏,他要求工作人员将身上吊着的唯一能保护他安全的威亚调松,现场都能听见肌肉撕扯、关节即将脱臼的声响。
《烈日灼心》剧照 段奕宏 邓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