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经常“蹬腿”因为啥?这是在向你传递信息
照顾宝宝的不容易,相信每位家长都深有体会,而因为孩子还不会说话,所以家长及时把握孩子动作传递的信息也就非常有必要了,比如宝宝经常“蹬腿”,除了看起来很可爱之外,很可能是在向家长传递以下几种信息,家长千万别不上心。
1.睡觉盖被时蹬腿
每位宝宝都是一名“嗜睡王”,一天中绝大多数时间都处在睡眠过程中,于是很多家长为了让孩子睡得更舒服,避免孩子着凉,就为孩子找来了小被子。
而很多宝宝在睡觉时都会出现蹬腿的现象,究其原因正是因为宝宝感觉到有些热了,于是不自觉地开始想把被子踢开。所以如果家长在宝宝睡觉时为其盖上了被子,并且看到他在不停地蹬腿,额头上还有微汗时,很可能是因为被子太厚,或者是室内温度过高,孩子受到了影响,家长应该为孩子盖一层薄薄的被子,以免影响到孩子的“睡眠大事”。
2.边蹬腿边哭
由于还不会说话,孩子们往往会用哭声来表达自己的不舒服,尤其当孩子出现一些病理性的反应时,表现得会更加明显,比如消化不良、肠绞痛等情况,孩子的心情会非常得烦躁,不自觉地开始蹬腿大哭,表示自己的不满,所以家长一旦发现孩子边蹬腿边哭时,首先应该考虑孩子是否有一些基本需求,在排除之后尽量及时带孩子去医院做一次专业检查,以防万一。
3.孩子经常蹬腿,掉发
孩子之所以喜欢蹬腿,有时候与缺钙也是有很大关系的,如果家长发现孩子经常喜欢蹬腿,还伴随着掉头发情况的话,那么就要多加小心了,尽量及时带着孩子去医院进行一些常规检查,观察孩子身体是否真地存在缺乏钙质,在日常生活中多为孩子准备一些钙元素含量比较丰富的食物。
4.蹬腿时笑得很开心
婴儿的身体发育是逐渐开始的,随着四肢开始激活,逐渐长身体时,孩子也会不自觉地开始蹬腿伸手,四肢发生一些乱动。
如果家长发现孩子蹬腿时情绪稳定,或者是笑起来非常开心的话,那么往往说明孩子的身体正在发育,且是比较健康的。家长不必过多理会。
宝宝还会主动发出啥“信号”?这4点家长一定要掌握
作为一名宝宝,虽然不会说话来表达情感,但是却可以通过一些小的动作来发出“信号”,而除了蹬腿动作以外,孩子的下面这4个动作也是在向家长传递信息,家长一定要掌握。
1.经常咬牙
宝宝在出牙期间由于牙齿感觉不舒服,会经常做一些咬牙的动作,来缓解牙龈的不适感,所以如果家长发现宝宝经常咬牙,可以为宝宝买一支磨牙棒,来缓解宝宝的咬牙动作。此外有时候宝宝牙齿咬合关系不好,也会出现经常咬牙的情况,家长需要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口腔科进行检查,确认是否存在问题。
2.抓头
有时候宝宝还会喜欢做一些抓头的动作,这主要是因为头皮发痒导致的,一方面可能是宝宝的头皮上有了湿疹,另一方面则可能是家长的清洁工作没有做好,宝宝感觉到了不适。
3.张开小嘴
每个宝宝都有为自己觅食的本能,一到了“饭点”宝宝的小嘴就会自己微微张开,此时此刻他正在努力向妈妈传递着饿了的信息,所以如果宝妈发现孩子张着小嘴,其实是饿了,正催促妈妈赶紧喂自己奶呢。
4.眼神呆滞,不哭不闹
孩子的眼神一般是比较灵动的,平时哭闹起来也是给人中气十足的感觉。如果家长发现孩子眼神呆滞,哭闹起来显得“有气无力”,那么就要多加小心了,很可能孩子的身体存在某些问题,一定要及时带孩子去医院进行检查采取措施。
老苗结语:
将孩子照顾好不是一件容易事,很多时候宝宝的小动作都在向我们传递着信息,作为家长一定要多注意留心观察,时刻接收宝宝发出来的信号,最快速地采取应对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