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小时到两小时!教育部表示,这项指标或将成学生升学重要依据

从一小时到两小时!教育部表示,这项指标或将成学生升学重要依据
现在的学生,学习压力大,课业负担重,而身体素质却每况愈下,这种现象并不是危言耸听。在学校里,体育课和体育活动时间被挤占的情况时有发生;而为了安全起见,还多体育运动项目被禁止或取消,也一定程度上造成学生运动量偏少。在家里,家长们只会叮嘱孩子赶紧去学习,仿佛除了学习之外的事情都是“不务正业”。
这些现象,导致了学生参加锻炼的机会很少,而身体素质却不断下降,在健康体质测试前,可能为了应对检测临时突击一下,检测过后又故态复萌,并没有把锻炼身体作为常态。现在,中小学生中的“三高”人群、小胖墩体质越来越多,已经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这不,教育部门提出“阳光体育运动”的口号,要求各中小学要确保学生每天运动时间不少于一小时,而且还将此项作为内容作为对学校考核的重要项目,如果不能提供相关资料,则要相应扣除分数。因此,各校都在“阳光体育运动”方面做了很多文章,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大课间活动。
但是,仍然有一些学校,并没有做到让学生每天运动一小时以上,甚至有些学校为了所谓“安全”,连课间的时间都安排教师坐在班级,看管学生,除了上厕所,学生只能在座位上休息一下。这样的管理,学生跟坐牢有什么区别呢?长此下去,学生的体质可想而知。
近日,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介绍,教育部正在推行中小学健康促进行动,该行动中明确了一点,那就是“学生每天要有两个小时的体育锻炼活动时间”。最重要的是,教育部拟将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参加体育竞赛、掌握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的情况,作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内容,作为升学的一个重要依据。
看到这里,我们发现有两个变化:一是由原来的“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变成了“两个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时间要求方面增加了一倍;二是由对学校的评价考核内容变成了学生升学的依据。这两点变化,不能小看。因为,原来对学校考核,没有关系到学生个人;现在变成了学生升学的必备条件,那么家长们该慌了!
如果将体育锻炼时间和体育竞赛、体育技能、健康知识等纳入学生升学的重要指标,那么家长们一定会高度重视孩子的体育锻炼。教育部门为了让孩子们能走到室外,走到阳光下,多运动,多锻炼,能有一个好身体,可谓煞费苦心。
对于每天不少于两小时体育锻炼时间,你怎么看?你觉得实施起来有难度吗?你赞成教育部的举措吗?欢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