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直到4月底,奶粉短缺问题仍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如今缺货危机大爆发,拜登终于出来表态,说自己会尽力提供帮助,让奶粉供应恢复正常。
这导致拜登政府受到诟病和指责。骂得最起劲的当然是痛失互联网顶流地位的川普。
上周五,川普发表声明,批评民主党不管国内孩子吃不饱饭,反而花400亿美元去救助乌克兰。
“美国父母连养活自己的孩子都吃力,配方奶粉严重短缺,但你们无视了它——这是国家的耻辱!别忘了要美国优先!”
为此,一直在佛罗里达美滋滋做富婆的梅拉尼娅也难得发声,说婴儿奶粉短缺“令人心碎”,并指责拜登政府“领导层”出了大问题导致了美国人不得不承受这些危机。
不过,事情沦落至此倒也不能说都是拜登的责任。
看前面的文章时,大家一定心里有疑问:既然美国产的奶粉生产不出来,为什么不喝进口奶粉呢?奶粉短缺事件里最耐人寻味的原因就在这里——美国的监管和贸易政策。
美国FDA对于奶粉的监管非常严苛,从标签到技术到配料表都有自己的一套规矩。
这套规则与欧盟标准完全不同,作为婴儿奶粉重要产地,欧洲各国生产的奶粉很难合法进入美国市场。
一些父母为了购买欧洲奶粉也学会了从网上“海淘”、“代购”,不过这样买奶粉不光贵,被海关扣押的可能性也很大。
FDA不光对海外生产的奶粉的检测过于苛刻,还对进口奶粉征收了17%的高税率。
这也侧面告诉人们,美国对于外国奶粉的严控,已经从合理的保护婴幼儿健康需求,变成了不合理的贸易保护战。
比如,川普在任期间曾签订了新的北美贸易协定,协定内容导致加拿大奶粉很难进入美国,让美国的婴幼儿奶粉市场进一步封闭。
与此同时,美国农业部设置了下属机构 WIC (女性和婴幼儿特殊营养计划办),WIC是美国最大的婴儿配方奶粉采购商,他们仅会把价值连城的合同授予几家落地美国的大企业。
无论是限制进口还是加收关税,都是美国政府为增强美国本土经济活力努力制造的保护主义贸易壁垒。
这在一定程度上,让疫情后的美国经济稳定发展,同时也导致了雅培、美赞臣 (总部美国,母公司英国)和格柏 (总部美国,母公司瑞士)几乎垄断美国婴儿奶粉市场。
当雅培无法开工时,这些贸易壁垒成为了美国家长寻求奶粉替代品的障碍。
如今,FDA表示他们已经紧急与制造商联系,想办法增加生产线。
拜登也保证会减少奶粉分销环节中的“繁文缛节”,保证产品更快上架。预计两三周后可以解决全国奶粉短缺问题。
然而,一些美国媒体认为,这些行为都是治标不治本。
在生产和分发的过程中,影响产品库存的意外总会出现,今天可能是新冠爆发,明天可能是工厂污染。
如果保护主义的贸易政策不改变,市场垄断的现象不改变,那下次供应短缺的出现只会是早晚问题...
听说
把【报姐】设置为 ☆星标☆
更容易抢到C位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