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手机备忘录里,存着三个友人的生日信息。每当他们生日的时候,就发给他们一个祝福。
现在每个家庭都会给孩子做生日。往往还大张旗鼓地发朋友圈,表示隆重庆祝。这是很好的仪式。庆祝生日使每个孩子显得独一无二,让孩子感受到自己是受了命运的眷宠。因此,每个孩子都特别盼望自己的生日。
比如我家大女儿,去年年初就长得比我高了,她的生日在农历九月底。春节刚过呢,就眼巴巴的掐日子:我还得再九个月才过生日。妹妹早一些,也得将近九个月呢。爸爸最早……我被唠叨得烦了:“生日,生日!整天念叨着你们的生日!全家就妈妈生日最早,你们怎么都省略了?”她这才恍然想起来:“对了,妈妈,你生日是哪一天?”我不理她。她问妹妹去:“妈妈生日是哪一天?”小女儿从书里抬起头:“好像是四月份……对,是四月份。老爸,妈妈生日是四月几日来着?”
结果父女三人最终都没把我的生日弄正确。
你会奇怪:他们父女傻呀,看身份证不就得了。实际上,我身份证上的出生日期是错的。
我父母和我姐弟三个,一家五口,只有我和我二弟的生日是确切的。我是沾了排行这个地利之便的光,因为我是第一个孩子,母亲把我的生日记得牢牢的(近几年也忘了)。我二弟呢,出生日期特殊,三月二十一,妈祖诞辰之前两天。母亲正要去磨粿粉,肚子痛就生产了,因此母亲印象也深刻。可是我跟我二弟身份证上的出生日期与真正的生日就对不上号。我们的月、日都错了,我二弟年份也错,写成跟我同年了。我三弟呢,母亲只记得是农历六月份出生的,可是身份证写的是三月份,当然是公历的。我母亲身份证上可以确认的是年龄错了,她是一九四九年出生的,写成了一九五一年。由此推断,我父亲身份证上的生日也很不可靠。
这种状况如今不会再出现了,每个人的身份信息都十分准确。这至少反映了社会对每个个体的看重,相比之前的浮皮潦草,是一种进步。
个人对待生日的态度跟社会类似。为什么我只有三个友人的生日信息?因为我们这辈人大多并不看重自己的生日。他们三个人的生日都是我无意中看到并记录下来的。
可是,每个人都忍不住会关心自己的生日吧?去年生日时,有个多年未见的朋友恰巧跟我聊微信。我道:“猜猜今天是什么日子?”他说猜不出。“我生日!”他马上开心的祝贺我:“生日快乐!”
因此,在女儿稍稍明事理的几年里,为了不让女儿忽略我这个母亲,我也张罗着为自己过了几个生日,她们才对我的生日有隐约的记忆。不过随着时间流逝,我又觉得很没必要为自己过生日了。
其中的一个原因是父母从不过生日。
我爷爷去世得早,我奶奶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失聪,所以我无从弄清楚我父亲的生日。只好依照他身份证上的出生日期,每年的那天给他买点东西。但是从来没告诉他这是为他过生日。
母亲呢?我最怕母亲。
我曾经正经地问母亲:“妈,你生日是哪天?”她白了我一眼,恶声恶气地回答:“算命先生说我不能过生日。”她对小辈每年张罗过生日十分看不惯,觉得这根本就是瞎胡闹,浪费钱。
那时外祖母还健在,我特地去找外祖母问。外祖把珍藏多年的我母亲的生日信息给了我:“你妈是大女儿,才有这个。你姨妈她们都没有的。”我珍重地接过来。那是算命先生批的八字命理,那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我看不懂,打算向专业人士请教。可惜当时住集体宿舍,常常丟东西,这资料不知怎的就搞丢了。
我终于没办法搞清楚我父母的生日,实在是大大的不孝。
如果人去世后要立碑,不多的信息中,生日无疑是必备的一项。
生命何其宝贵,每个人来到世间都值得被珍视。
好好庆祝自己的生日吧,告诉自己,这人间,值得。
来源:福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