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把绘本撕成这样,妈妈很生气,现在需要冷静一下,但妈妈永远爱你。”
平复心情后,小慧才详细问女儿,为什么要把新买的绘本撕成这样。
女儿却委屈地说:“我在给妈妈做面条。”
小慧误会了女儿,心里特别愧疚,马上道了歉,并耐心教育她绘本是用来看的,不可以撕。
如果她当时不由分说地打了孩子,女儿被误会的次数多了,慢慢地就对妈妈关闭了心房,问题越来越多。
先处理情绪,再解决问题
小慧十分感谢“情绪暂停法”。
她先说:“你撕了绘本,妈妈很生气”,是为了让情绪慢慢流出来,帮助自己平静下来;
然后说:“妈妈永远爱你”,是为了让孩子安心等妈妈回来,不让他们太害怕;
最后,在房间管理情绪时,使用“觉察法”和“情绪打分法”,消解愤怒、恢复理智。
失去了破坏力的情绪,从洪水变成涓涓细流,剩下的是妈妈对孩子的理解和滋养。
我们跟孩子交流,像不同国家的人聊天,很容易互相听不懂。
互相不理解时,很容易崩溃焦虑,亲子关系陷入僵局。
所以,要先处理情绪,再解决问题。
小慧女儿曾经是个“问题儿童”,让人不敢相信:
手机像长在女儿手上,一看就是好几个小时;
心平气和地讲,就讨价还价:“就五分钟”,但到时间后又想拖几分钟;
态度强硬地讲,就撒泼打滚、尖叫嘶吼,直到妈妈大吼崩溃才停下……